本網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994年3月,剛出生的她被遺棄南平大橫村
從牙牙學語到亭亭玉立 24年飛逝而過
遠渡重洋,被好心的荷蘭夫婦收養
有了幸福,就再沒有怨恨,也沒有悲傷
從中國到荷蘭約8000多公里
從廈門到南平300多公里
24年間,她走了不下七八遍
只為尋找親生父母
然后對他們說這樣一句話……
爸媽 我和你們長得像嗎?
▲延碧芹近照
海峽網記者為她拍攝了一段視頻,講述了她尋親的心路歷程。請幫忙轉發,希望她的親生父母能看到這段視頻!
▼▼▼
01
我想知道自己是誰?
長得和親生父母像不像?
我有兄弟姐妹嗎?
24歲的延碧芹剛過完生日,外表看起來是個清秀纖瘦的中國女孩。然而,一開口卻帶著濃濃的外國腔。
故事要從1994年3月說起。
那一天,南平延平區大橫村老人院門口,一陣陣嬰兒的啼哭聲,吸引了路過村民的注意。
一個女嬰裹在破布之中,身上只有一張字條,寫著“出生日期1994年3月2日”——她就是延碧芹。
▲2007年,延碧芹第一次到延平區尋親,拍下的舊照
一位好心的環衛工伸出了援手,將她送到了南平福利院。在這里,延碧芹迎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個人。
在她14個月時,來自荷蘭的享克夫婦來到南平福利院,收養了她,給了她一個家。
▲14個月的延碧芹,被好心的荷蘭夫婦收養了
在這個大家庭里,除了爸爸媽媽,還有和她一樣也是收養而來的弟弟妹妹,妹妹來自江西南昌,弟弟則是來自泰國。
這是一個寬容而幸福的家庭,從懂事起,延碧芹就知道自己不是享克夫婦的親生孩子。不僅是因為外表和養父母長得不像,身邊的人也不斷提醒她:“你是中國人。”
享克夫婦的愛是純粹的,他們告訴這個小女孩,不要忘記自己來自中國。延碧芹這個名字是南平福利院取的,姓取自她被發現的延平區,而“Yanine Biqin de Jange”才是她的荷蘭名字。享克夫婦特意完整地保留了“Yan Biqin"中文名字的拼音,即使這幾個字母在荷蘭語中很難發音。他們認為,讓孩子知道自己從哪來很重要。
▲延碧芹和養父母享克夫婦在一起
2007年,當延碧芹13歲時,享克夫婦帶著她來到南平,踏上了尋親路。雖然這一次一無所獲,但她從此有了另一位“外婆”。
“她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人,我叫她外婆。”延碧芹這么稱呼70多歲的應秀金。
▲今年1月,延碧芹和應秀金的合影
在被享克夫婦領養之前,當時的福利院員工應秀金把延碧芹當做親孫女一樣照顧。巧的是,現年70多歲的老人家也有一個和延碧芹同齡的孫女許楊婷。兩個同齡女孩在這十幾年來,一直保持聯系,成為了好朋友。
▲當時是南平福利院員工的應秀金把延碧芹當親生孫女一樣照顧
24年過去了,命運給予延碧芹一段寒冬,卻并沒有奪走人生最重要的陽光。
▲延碧芹和她一生中很重要的三個人合影:享克夫婦、應秀金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身世之謎解開 獄警幫尋找親生父母2018-11-14
- 18歲荷蘭女孩“古田尋親記”:“爸爸媽媽,我想見見你們”2018-04-02
- 荷蘭女孩 和養父在南平街頭發傳單尋親2018-03-27
- 最新原創新聞 頻道推薦
-
對不起,福州要“消失”了,看著看著就哭了…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