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手3.5億美金背后:渴望被滿足的“基層文娛剛需”)
1
一個被不少人稱為“最土”“最low”的短視頻APP,能值多少錢?
這個問題,騰訊用真金白銀給出了解答:3.5億。美金。
近日,短視頻APP快手宣布獲得騰訊領投的3.5億美元融資,消息傳出,行業震動,快手因其“土”“low”的輿論口碑曾廣詬病調侃,巨頭騰訊的千金豪擲則讓許多看空快手的人跌了眼鏡,快手也因此再次走進了行業的聚光燈下。
2
不得不說,快手是個復雜的矛盾體。
一方面,它擁有著巨大的用戶體量。按照快手給出的數據,快手日活躍用戶數就已經突破了5000萬,每天由用戶自行拍攝上傳的短視頻500萬條。在一些行業研究報告里,它是僅次于微信、 QQ 、新浪微博的第四大手機APP;而在另一份廣為轉載的“垂直短視頻 APP 行業報告”里, 快手憑13.3%的滲透率、用戶日均使用頻次2.1次的成績,成為短視頻APP領域的領頭羊。
從去年開始,“短視頻”市場逐漸升溫,被不少業內人士譽為下一個創業風口,而快手則成了最大風口上飛得最高的風箏。
但一方面,它像是行業的“邊緣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快手在微博、微信等互聯網聲量聚集地里幾乎“隱身”。直到去年年中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才讓許多網民第一次聽說了“快手”這個神奇的APP。文章作者將快手描述為一個聚集著“自虐”“低俗黃段子”“行為怪異者”等視頻內容的APP,并將之命名為“底層殘酷物語”。
但這篇文章隨后也受到了許多的批評,有人認為是因為文章作者主動在快手中關注了獵奇低俗內容,才造成“快手多獵奇”的假象,也有人認為“殘酷底層”一說有過度闡釋的嫌疑,充滿了以精英自居的、名為“悲天憫人”的優越感。
盡管爭議連連,但“快手”與其他短視頻“畫風不同”,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3
打開快手,映入眼簾的是直觀甚至略顯簡陋的界面,短視頻整齊排開,點擊即看,長度一般在幾秒到幾十秒之間,內容基本是用戶用手機的自拍,包括:唱歌跳舞等表演、貓狗萌寵、梳頭扎辮等生活技巧、吃美食、搞笑段子等,但其在視頻風格、人員著裝、畫面背景,乃至歌舞審美(喊麥、鬼步舞)上,都與互聯網用戶所追捧的“小資”與“精致”相去甚遠,帶有很強烈的三線城市及鄉鎮風格。
正因為如此,在浸淫于Thom Browne時裝、紀梵希小羊皮口紅、牛油果沙拉、北歐家居、民謠和韓國舞蹈的一二線城市網民看來,快手所傳遞出的是一種聞所未聞的審美取向和生活場景,甚至有網民驚呼:打開快手就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認知斷層之下,快手不可避免地被掛上“土”“low”的標簽,而這些一二線城市網民恰恰是互聯網上聲量最大的群體——聲量遠超其原本的體量。而快手上也時不時出現的“吃活章魚”“喝風油精”“褲襠放鞭炮”等獵奇內容,則成了快手“low”的極好注腳。
但有趣的是,盡管所謂“主流網民”掌管著快手“格調高低”的“生殺大權”,但快手卻坐擁巨大的基本盤巋然不動。
有研究機構報告指出,目前垂直短視頻APP用戶中約五成為90后,超六成用戶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雖然“沉默的大多數”比起“城會玩”的用戶無法贏得微博、微信上的網絡輿論,但他們用行動為快手站了臺。
3億用戶,5000萬日活。這樣的成績,讓5A寫字樓格子間里Vivian和Justin們再多鄙夷的白眼,都顯得蒼白無力。
4
資料顯示,我國2010年25歲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為8.6年,而2015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例剛達到11%。
這一部分人需要怎樣的文化娛樂? 當人們熱衷于談論院線文藝片的票房、或者最新的經濟學暢銷書的時候,這個問題被有意無意地遮蔽了;當人們將文娛產品消費者默認為白領、中產、知識階層的時候,基層蘊含的文娛需求似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無疑是片面的。
過去兩年,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突飛猛進,而三四線城市票房收入的飆升,炒熱了“小鎮青年”這一概念,也讓三四線城市的文娛剛需浮現在公眾面前。然而許多人沒有看到的是,受限于影院硬件的電影票房在三四線的滲透力依然有限,“小鎮青年”的票房購買力只是其文娛剛需的冰山一角,更多的需求潛藏在更深的“地下”。
在多種文娛產品的消費終端中,哪種終端向基層滲透力最強?毫無疑問是手機。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90.1%提升至92.5%,僅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比達24.5%。也就是說,約有1.6億網民只用手機消費網上的文娛產品,考慮到三線城市以下WIFI普及度和移動網絡資費,流量消耗小的“短平快”式文化產品無疑最受其青睞。
譬如網絡小說。譬如網絡“條漫”。譬如——短視頻。
5
在風起云涌的短視頻擴張運動中,許多APP選擇了與更成熟、更專業的視頻生產者合作,或者引進已經成名的網紅、明星加盟。
相較之下,快手是以幾近刻意的態度強調著軟件的大眾化、草根性和分享原則。快手CEO宿華曾向媒體透露,在創業之初他就決定快手要“給普通人用,沒有明星導向,不捧紅人,做一只隱形的手”。而實際上,快手的用戶群分布情況——按照快手官方的說法——跟中國互聯網網民的地域分布非常像,百分之十幾用戶來自一線城市,百分之八十多來自二三線城市,這似乎正表明著快手“普通人戰略”的順利推進。
或許正因如此,快手才能夠對所謂“基層用戶”產生如此大的粘度:形式是“硬件門檻”最低的手機短視頻,內容是最符合當地的經濟文化現狀和百姓趣味,原生態的產品和野蠻擴張的生產模式,構成了對特定用戶群獨一無二的向心力。
毫無疑問,快手上的文娛產品處在互聯網的“鄙視鏈”最底層:所謂“鬼步舞”在專業舞者看來只不過是廣播體操,而“喊麥”更是被許多專業音樂人所不齒,被網民調侃為“縣城DJ”“土嗨”。快手上的“美女秀”本質上和各大直播平臺的女主播表演區別不大,但在衣著品味和顏值均值上不被看好。至于各種搞笑短視頻和大吃特吃的“暴食秀”,則被指責為“審丑”“博傻”。
但它確實滿足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娛樂需求。這些人的需求,其他的平臺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更不會為之去做。
只有快手在做。只有快手上和自己一樣的“基層群眾”在互娛互樂。
6
并不是要反過來說快手式娛樂就比城市娛樂優越,而且快手上也確實有部分低俗違規內容需要整治。
但在“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發展水平區域間差異大”的基本國情之下,比起“提升國民素質”的長遠目標,更應該承認每個階層的公民都有享受“符合本階層經濟文化水平”的文化娛樂的權利;
也更應看到,在廣袤而多樣化的中國大地上,文娛產品的市場升級空間還大有可為。
這其中蘊含的商機,已透過騰訊的3.5億美元得到了印證。
簡單粗暴的雅俗二元論還能走多遠?中國互聯網的“大多數”是否會永遠“沉默”?幾億人的文娛需求還有誰來滿足、能不能更好地滿足?
這些問題,我們期待時間會帶來更好的答案。(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文藝九局工作室 馬涌)
(責編:kita)
責任編輯:海凡
- 雙十一購物節,手機銷量的最大贏家是錘子堅果Pro22017-11-11
- 錘子堅果Pro 2,我覺得不行,但錘子科技這次要成2017-11-11
- “劉海”問題尚未解決,剛拿到iPhone X的強迫癥患者哭了2017-11-10
- OPPO R11s上午十點火熱開售,線上線下同步開啟2017-11-10
- 騰訊視頻動漫宣布引入《名偵探柯南》全部劇場版動畫獲點贊2017-11-10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志玲言承旭再傳復合!兩人分手原因曝光,往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