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3日消息,一段自由搏擊選手“秒勝”太極拳師的視頻挑動了武林中人的敏感神經,一時間,江湖風起云涌,隔空約戰、劍拔弩張、圍觀者眾。
一場看似無關緊要的輸贏將傳統武術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當然,一場勝負只是個人的勝負,當事雙方不能代表武術和自由搏擊,兩人的輸贏也無法說明武術和自由搏擊的強弱。但由視頻引發的網絡爭論有愈演愈烈之勢,一次從書齋走向擂臺、從傳說走向現實的穿越之旅,將為中國武術提供重新審視自我、面向未來的契機。如何破解“門里”與“門外”的關系,成為中國武術人不得不面對的必答考題。
中國傳統武術講究流派師承,各門各派都有各自的拳法刀理、范式風格和規矩方圓,這是武術在漫長演繹過程中的客觀存在和傳承肌理。能夠流傳至今的門派,大多經過時間洗禮過濾,是武術多元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其一招一式都凝聚了數代武術家鉆研悟習的心血,理應得到充分尊重。
然而,門派林立也產生了諸多消極影響——故步自封、過度神秘、山頭對峙、惡性競爭等使武術界泥沙俱下、良莠不齊,在某些方面甚至走進了“小胡同、死胡同”。一些習武者只顧“門里的詩畫盆栽”,不見“門外的雄川峻嶺”;更有甚者打著武術旗號,做起欺詐行騙的營生,借武術之殼,謀一己之利,令武術界蒙羞。
關起門來內斗內耗正如江湖恩怨迭起、情仇難辨,即使分出高下強弱,也對武術的當代發展無所裨益。而打開大門、趟出大道、擁抱大時代,才是中國武術發展的根本所在。
長久以來,中國不乏有識之士為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發展奔走呼吁,摒棄門戶之見、走出牌坊門樓、打通派系隔膜,其誠心可見可佩,但武術要形成開放包容的發展態勢,仍然路長道遠。
擺在中國武術面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在尊重傳承武術精神的前提下,要處理好大眾與小眾、臺前與幕后、國內與國際、現在與未來等多重關系。中國武術發展中面臨的共識不足、步伐不快、合力不強、開放不夠等難題,需要盡快破解。
武術人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之路有沒有清晰的判斷?究竟該如何走,走到什么程度,有沒有取得共識的目標和路線圖?中國武術在世界到底處在怎樣的地位?我們有沒有抓住時機闊步向前?方向亟待明確,路徑亟待矯正。
中華武林向來不崇尚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和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在當今國際體育競爭舞臺上,各門派更要簡化規程、共商標準、透明運作,以讓人看得懂、學得了、傳得開的方式,推動武術走向世界舞臺,而門派罅隙、相互詆毀、標準各異、自我欣賞是傳統武術不能繼續背負的沉重包袱。武術人唯有攜手方可共進、唯有開放切磋才能形成共榮之勢。
一段民間比武視頻,捅破了一層窗紙,還要打開一扇大門。從“門里”到“門外”,中國武術不僅迎來一陣醒腦清風,同時迎來嶄新的發展空間。傳統武術格斗的制勝功能將在競賽表演產業上找到充分展示、證明自我的平臺和機會。武術在堅持走向大眾、去神秘化的過程中,必然不斷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力量,在為人們強身健體提供更多選項支撐的同時,綻放出它積淀了千百年的文化魅力。
(責編:kita)
責任編輯:海凡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俞敏洪宣布將退休怎么回事?俞敏洪宣布將退休原因是什么?2020-03-27
- 華為P40系列行貨確定4月8日發布 售價或有驚喜2020-03-27
- 特斯拉上海工廠新突破:Model 3周產可達3000輛2020-03-27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貝克漢姆71歲父親與女友訂婚 對方是知名律師2020-03-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