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編輯 張海妮
10月23日晚,光線傳媒(300251,SZ)披露了2017年三季報。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49億元,同比增長30.52%;實現歸母凈利潤6.28億元,同比增長8.28%。
公司主業電影的毛利率水平較高,從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在40%以上,然而2017年前三季度電影毛利率下滑至37.57%。
公司報告期內加強渠道建設,增持了貓眼文化的股權,2017年前三季度貓眼文化為公司貢獻了1.27億元的投資收益。看得出,公司仍在堅持打造頭部內容、頭部渠道,以此進一步提高在產業鏈上游、發行渠道端的話語權。
社保基金買成前十大股東
光線傳媒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4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28億元,每股收益為0.21元。不過,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4.53億元,同比下降2.85%。
公司在第三季度獲社保基金捧場,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九組合、四零一組合新進成為公司前十大股東,分別持股1319.25萬股和1200萬股,社保基金合計持股比例為0.86%。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金額合計1.76億元,其中對貓眼文化的投資收益達1.27億元,占比72%。公司表示,1.27億元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正是公司原持有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與其對應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的投資收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貓眼文化2017年1~5月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元,幾乎與2016年全年營收10.3億元持平;2016年度貓眼還在虧損,但2017年1~5月貓眼文化凈利潤已達7312.57萬元。目前,在線票務市場寡頭優勢明顯,貓眼與微影合并,演變為淘票票與貓眼分食大部分市場份額,在此基礎上貓眼繼續發展廣告、內容投資發行等業務,預計未來還將給光線傳媒帶來豐厚的投資收益。
缺“爆款”電影業務毛利率下滑
光線傳媒2017年前三季度電影業務收入11億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71%。從業務收入構成來看,電影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電影業務從2013年開始在報表中單獨核算,公司電影業務毛利率水平較高,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在40%以上。不過,2017年前三季度,電影業務毛利率為37.57%,自2013年以來首次跌出40%。
由于電影票房的不可預期性,光線傳媒前三季度電影毛利率下滑與電影票房收益波動不無關系。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參與投資、發行并計入本報告期票房的影片共12部,包括《大鬧天竺》《嫌疑人X的獻身》《春嬌救志明》《大護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縫紉機樂隊》等10部影片,以及2016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結轉至本報告期的兩部影片《少年》《你的名字。》
記者注意到,上述影片并沒有絕對出色的票房成績,這相比公司2016年參投并發行的《美人魚》(33.9億元票房)、《從你的全世界路過》(8.14億元票房),2015年的《尋龍訣》(16.8億元票房)、《港囧》(16.1億元票房)仍有一定的差距。
就拿國慶檔上映的喜劇片《縫紉機樂隊》來說,在與同樣是喜劇片的《羞羞的鐵拳》正面PK中完敗。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表示,這部影片不達預期,“大鵬之前的作品《煎餅俠》票房太好了,提前消費了他的人氣,導致這一次票房不如意。”與此同時,電影的成本仍在增加,2017年前三季度電影成本為6.8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2.5%。
不過,王長田也表示,“短期的一部電影成敗、票房多少,都是暫時的波動。投資者考察一家企業,應該著眼長期走勢。”
華泰證券[股評]分析認為,公司第三季度毛利下滑主要受電影和電視劇業務性質影響,也在市場預期范圍內,并不意味公司基本面發生不利改變。公司項目儲備豐厚,產量有望放量,看好明年主業業績,同時新貓眼已經正式成立,將是推動公司進入新階段的重要驅動力。
責任編輯:林航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蘋果被罰款11億歐元怎么回事 蘋果做了什么被罰款11億歐元2020-03-17
- 騰訊入股新希望 新希望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騰訊為什么入股新希望2020-03-17
- 覆蓋13.5億人!醫保電子憑證全國開通微信領取2020-03-17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假偶天成Sarawat扮演者是誰 瓦奇拉維特·奇瓦2020-03-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