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7 日,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這是電影工作劃歸宣傳系統后的第一次電影工作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管理部門負責人、主要電影企業代表、行業協會代表和學者專家參等加了這次會議。在這次會議的名單上,也可以看到陳凱歌、張藝謀、陳道明、黃建新、管虎、吳京、寧浩、章子怡等電影創作人員的名字。
會議上,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對 2018 年以來中國電影取得的成績進行了介紹,并指出了當前中國電影的問題和不足,對未來一段時間的電影工作進行了部署。
2018 年國產電影份額 62.15%,創近年新高
王曉暉介紹,2018 年我國共生產各類影片 1082 部,同比增長 19.96%,全國全年票房 609.76 億元,同比增長 9.06%,其中,國產電影票房占比 62.15%,創下了近幾年國產電影份額的新高。2018 年,全國城市電影院線觀影人次達 17.16 億,同比增長 19.93%,全國銀幕總數達 60079 塊,2018 年新增銀幕達 9303 塊,平均每天增長近 26 塊銀幕。
王曉暉總結了 2018 年電影工作的特點。一是優秀影片不斷涌現,《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春天的馬拉松》《照相師》《大路朝天》等多類型多品種的電影迅速興起,滿足了觀眾多樣化的觀影需求。與此同時,電影管理工作明顯加強,陣地建設鞏固拓展,人民院線、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迅速發展,院線改革進一步深化,國家電影管理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到 2020 年,我國電影銀幕將達到 8 萬塊。
他還指出,2018 年,電影公共服務穩步推進,全年公益放映場次達 868.6 萬場,觀影人次達 6.02 億,其中農村專題放映達 20 多萬場,公益放映質量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大片新片更快地進入了農村放映。此外,電影對外交流日趨活躍,行業生態明顯好轉,陰陽合同、天價片酬、偷逃稅等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
努力爭取每年票房過億的影片超過 100 部
王曉暉指出,在充分肯定 2018 年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中國電影存在的問題。他對中國電影當前的短板和與世界一流電影的差距進行了總結。
一是創作質量與觀眾期待還有不小的差距。雖然有好片,但有數量缺質量、有高源缺高峰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藝術質量、專業化欠缺、工匠精神欠缺,資本力量影響藝術創作的問題突出,題材結構不合理,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尤其是以積極態度關注現實的影片少之又少,總體來看,我們講故事的能力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還有較大差距。他提出,中國電影要努力爭取每年票房過億的影片超過 100 部,這 100 部應該都是好片子,應該都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其中大多數應該是現實題材作品。
二是行業治理和市場規范相對粗放,管理手段相對滯后。天價片酬、陰陽合同等問題暴露出影視產業發展中的深層問題,天價片酬背后是深層次的資本運作,是明星資本化、證券化。他指出,有的明星、演員名下有幾十家公司,部分影視公司玩資本、炒地皮、做概念,影響了電影創作,還影響到電影發展的其他環節,電影與股市、與金融產品掛鉤,出現了保底、對賭等亂象,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電影產業的發展。
三是高素質人才比較缺乏。近年來,一大批中青年電影人才脫穎而出,成為中國電影的骨干力量,也出現了一些高質量的作品。他特別提出《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就是一位 "80 后 " 導演。盡管如此,但高素質人才仍然稀缺,優秀的領軍人物相對缺乏,像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作人員還比較少,培養電影藝術家的任務非常緊迫和重要。
四是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亟待提升。他說,近年來一些中國電影走向了國際舞臺,《流浪地球》的海外票房還創下了近 5 年來中國電影海外票房的新高,但中國電影仍然缺乏有國際影響力的影片,與美國、印度都存在較大差距。需要看到,中國電影在國外主流院線基本沒有放映空間,有的影片雖然在國外上映,但主要觀眾還是海外華人。2018 年,美國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票房大約 28 億美元,而中國電影在美國的票房僅有幾千萬美元,提升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任重道遠。
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與中國的國家地位還不相稱
王曉暉指出,電影的發展應與國家發展目標相對接,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到 2035 年要實現電影強國的目標。
他說,中國當前已經是名符其實的電影大國,2003 年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電影創作的門檻降低,電影創作活力迸發。2015 年開始,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與藝恩咨詢聯合開展了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對中國電影從思想性、觀賞性、傳播度三個維度進行評估,大部分影片都能達到滿意區間。
從創作層面看,中國電影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三,國內上映影片前 10 名中,國產電影占據 8 席,《戰狼 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 2》《美人魚》分列前五位,《戰狼 2》《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等新主流大片崛起,成為被電影觀眾歡迎的電影類型,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富。
從市場層面來看,2012 年以來,中國電影票房穩居世界第二,與北美市場的差距日益縮小,2017 年的電影票房是日本的 4 倍。電影科技實現了較大突破,中國巨幕打破了 IMAX 的壟斷,中影集團成為世界第五大電影設備生產企業。
但是,中國還不是電影強國。他指出,電影的發展水平直觀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2017 年各國電影市場規模與其 GDP 排名幾乎完全一致,電影實力和票房排名與綜合國力幾乎是正相關的關系。中國已經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電影必須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與中國的國家地位還不相稱。
王曉暉說,電影是彰顯國家自信的重要載體,要建設文化強國,電影必須強起來。電影是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娛樂方式,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食,不是副食。電影在文化產業中具有帶動引領作用,目前我國有持續影視創作能力的企業有 800 多家,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對經濟發展拉動很大,電影放映場所帶動了周邊消費。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必須重視電影產業。
推動電影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
王曉暉指出,中國電影要堅持守正創新,推動電影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中國電影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作為電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表現主體和服務對象。中國電影也要堅守電影的意識形態屬性,中國電影工作者特別是創作者要堅守四個自信,要有很強的文化自信,在意識形態層面要有明確的底線和界限,不能挑戰政治制度,不能傷害民族和人民的感情。他也指出,電影畢竟有自身規律,不能什么都上綱上線,要把握好度。要把核心價值觀融入電影,這不是喊口號,要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他說,抓好電影工作最重要的是抓住創作這個牛鼻子,要抓好現實主義電影創作,要打造電影的中華民族新史詩,主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主線是愛國主義,要打造銀幕英雄、民族英雄形象。中國電影要提高講故事的能力,要搞好劇本創作,既要擅于把小講大,也要擅于把大講小。要遵循電影的創作規律,用電影語言體現創作特色,故事是講給觀眾看的,要擅用大眾語言、群眾視角,增強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講故事還要注重國際表達,讓外國人了解中國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此外,當前中國電影的資源集中度還不夠,2018 年全國上映的 400 多部影片中,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總票房達到 201.29 億元,這意味著 2.2% 的影片貢獻了 53.12% 的票房,而票房在百萬元以下的影片多達 300 多部,很多影片根本沒有機會上映,這說明電影產能浪費很大。要支持電影企業做大做強,不僅國有企業要做大做強,也要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同時,要把已經具備規模的影視基地做大做強,發展影視基地要因地制宜,不要每個省都建基地,影視基地遍地開花也是浪費。
王曉暉還表示,要加強行風道德建設,這些年有一些很有造詣的演員出了問題,感到特別痛心,一些好的電影也因為這些出了問題的演員導致無法上映,導致投資方血本無歸,希望公眾人士潔身自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谷歌建游戲開發工作室,聘索尼游戲開發負責人2020-03-05
- 正式接受報名!NASA招募宇航員 有望登上月球2020-03-05
- 華為Mate Xs發售首日秒光,黃牛炒價4.2萬元一臺2020-03-05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花木蘭特別版海報曝光 電影花木蘭什么時候上2020-03-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