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網友提筆忘字
近期,六成網友提筆忘字引起熱議,據調查,有近六成網友稱自己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情況,“生疏”“寫錯”“手機”“電腦”成為網友討論的高頻詞。
一是發現自己提筆忘字,為此感到擔憂。網友“夏不在線萌萌噠”稱:“同桌問我某個字怎么寫,一下子懵了,我發現自從沉迷于手機,好多字一提筆就忘了,太可怕了。”網友“路遠1998”稱:“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寫連筆字,最近總是記起來一些字,但是不會寫……”
二是認為當下有不少人忽略漢字書寫,忽視漢字之美。網友“閑人王昱珩”稱:“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個新聞,就聯想起在日本的街頭巷尾,無論是鬧市區還是郊區,隨處可見手寫字。再看看我們的街頭設計,漢字之美去哪兒了?”
三是擔憂漢字蘊含的傳統文化走向沒落。網友“頭文字T頭文字T”稱:“現在不用說信手拈來什么對句或絕句,就算精雕細琢也駕馭不了那些綺麗的辭藻,于是便也仿不出古時行文的意境與美感了。書箋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咫尺天涯,而是提筆忘字。”網友“李子柒”稱:“筆墨紙硯,中國的文房四寶。這些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工藝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不需要每個人都會,但愿很多人還懂得和記得。”
四是反思網絡時代淹沒了手寫。網友“蒨蒨自生煙”稱:“反思一下網絡電子時代提筆忘字的現象吧,中國人不認識中國字,不應該感到羞愧嗎?”網友“sinu-”稱:“寫了一篇文章,準確來說是抄完的……很久沒有拿起筆了,文章結尾的時候我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班級。想著信息時代的我們,會有多少奇妙的思想被網絡磨滅?”
六成網友提筆忘字原因
近期,據光明網輿情中心觀察,有近六成網友稱自己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情況,“生疏”“寫錯”“手機”“電腦”成為網友討論的高頻詞。一是發現自己提筆忘字,為此感到擔憂。二是認為當下有不少人忽略漢字書寫,忽視漢字之美。三是擔憂漢字蘊含的傳統文化走向沒落。四是反思網絡時代淹沒了手寫。
“提筆忘字”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既然是普遍現象,必須有其內在規律,很多人將其照咎于互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它不但完成了工具的替代,也徹底顛覆了信息記錄、傳遞、處理的方式,應當承認這是一種進步。
而與所有的進步一樣,總不可避免出現許多丟失,“提筆忘字”即如此,客觀是現實中“書寫”的需要較之以前大幅度減少,除了在讀的學生有機會經常書寫之外,其他群體能夠用到筆的機會多是少之又少。
沒有書寫,包括漢字作為記錄符號的形義、作為審美情趣的韻味、作為傳統文化的承載,自然都無處安放,誠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有關“提筆忘字”的種種擔憂并非多余的,長此以往,忘記的將不再只是抽象的漢字,而是消解漢字所承載傳統文化的傳承環境以及影響力。
面對“提筆忘字”,呼吁國民增強文化自覺,重視書寫教育等,的確十分重要,但是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就漢字的書寫教育而言,無論是教育的普及率,還是教育的周期,與過去相比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有數據顯示26.8%的人經常會提筆忘字,尤其在年輕人中更加明顯,沒有書寫的“用武之地”,記憶與習慣就會衰減,帶來書寫能力的退化。
所以,重視和加強與漢文字相關傳統文化的教育雖然重要,也是傳承的基礎,但是經常性書寫的機會也相當關鍵,畢竟常寫、多寫,才會寫得對、寫得好,才會寫出對傳統文化的感情。書寫因為實用功能替代而“出局”,是否意味著書寫在互聯網語境下就沒有生命力?這點或許更值得思考。
責任編輯:陳錦娜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蘋果曾想在印度生產iPhone 11,最終沒成功2020-03-04
- 5G才剛剛正式上路,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啟動6G研究2020-03-04
- 美團單車:上周全國騎行量較兩周前增長約86%2020-03-04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無心法師3免費版全集 無心法師3在哪里看大結2020-03-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