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炒作童星、" 消費 " 未成年人,有違未成年人的成長規律,也容易助長 " 盡早出道、盡快成名、盡量變現 " 等急功近利的心態,傳遞的價值導向值得警惕。
身處互聯網時代,紛繁多樣的節目內容為青少年成長構建了一個特別的信息環境。對于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而言,必須更加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
不管是作為家長還是觀眾,當你看到小朋友濃妝艷抹、扮作成年人模樣,在節目中 " 成熟地 " 表演,甚至大談婚戀、金錢、時尚品牌等話題時,肯定會感到驚訝甚至不適。然而,為了吸引眼球、制造流量,一些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卻瞄準未成年人,大肆包裝童星、炒作明星子女,甚至進行低俗調侃、成人化表演、曝光隱私等。
為了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前不久,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對未成年人節目的制作、傳播、監管和法律責任作了詳細規定,涵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線上線下標準統一。新規明確了 16 條未成年人節目禁止的內容,并對未成年人參與節目制作、未成年人節目廣告播出等內容作出明確規定,包括不得宣揚童星效應或者包裝、炒作明星子女等細節條款。這一規定將于 4 月 30 日起正式施行。
現實中,個人隱私的曝光、人格尊嚴受損或者參與不適宜的節目環節,都會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此外,由于炒作明星子女能帶來流量和關注度,預期收益更高,一些明星的子女也成為被消費的對象。過度炒作童星、" 消費 " 未成年人,有違未成年人的成長規律,也容易助長 " 盡早出道、盡快成名、盡量變現 " 等急功近利的心態,傳遞的價值導向值得警惕。凡此種種,不僅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也影響了社會風氣。
近年來,我國視聽行業蓬勃發展,為受眾提供了大量精神食糧。與此同時,一些未成年人節目出現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傾向,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這類節目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參與者,擁有龐大的目標受眾群體,加之一些社交媒體平臺的用戶群體偏向低齡化,讓一些人看到了 " 市場 "。有調查數據顯示,當前 19 歲以下人群每天收看網絡視頻節目占比達 30.2%。在利益驅動下,娛樂文化工業流水線開足馬力,各類童星培訓學校、經紀公司、演藝公司、節目平臺之間 " 配合默契 ",源源不斷 " 制造 " 童星。一些節目逐漸偏離了行業規則,甚至不惜迎合低級趣味而突破底線。
從媒介倫理的視角出發,諸如兒童接觸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內容、兒童與電視節目中的暴力等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在全球范圍,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媒介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此而言,作為我國第一份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節目的法規,《未成年人節目管理規定》在承續未成年人保護法、廣告法以及此前相關節目規定的基礎上,更加突出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加注重節目內容的導向。相關規定的落實,必將有利于遏制未成年人節目呈現出的商業化、成人化和過度娛樂化傾向,也會對未來視聽行業乃至互聯網內容的管理產生積極的示范效應。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應得到全方位保護。身處互聯網時代,紛繁多樣的節目內容為青少年成長構建了一個特別的信息環境,不容小視。對于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而言,必須更加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既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又要加強創新,多出品符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長規律的好節目,播撒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蘋果曾想在印度生產iPhone 11,最終沒成功2020-03-04
- 5G才剛剛正式上路,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啟動6G研究2020-03-04
- 美團單車:上周全國騎行量較兩周前增長約86%2020-03-04
- 最新娛樂新聞 頻道推薦
-
無心法師3免費版全集 無心法師3在哪里看大結2020-03-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