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融僑商業、上海紅坊主辦的“重構邊界——以非標論商業未來”沙龍活動在上海舉行。
此次沙龍活動到場嘉賓囊括了港、臺、新加坡等泛大中華地區的企業家們。融僑集團商業資產管理總公司總經理俞波、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特聘講師高鐵栓、上海紅星美凱龍美龍置業有限公司總裁潘岳平、上海紅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培光、NAI 新巢地產機構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蔣鵬、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鄭雪元、眾強餐飲聯盟/中國好餐廳創始人、香港崇邦地產集團高級顧問吳志強、阿爾達商置資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姜新國、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商業地產研究員,喜盈門國際商業連鎖企業監事長、總策劃宣一氫、北京購阿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穆建瑋、一茶一坐首席執行長林盛智、智慧餐飲實驗室創始人張阿睿、新加坡超群管理顧問資深董事黃國雄、搜鋪網CEO盛濤、立天唐人商業集團總經理張偉奇、尚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業務董事王裕強、中信資本董事李國忠等企業家以及多家上海媒體出席了此次沙龍活動。
商業地產行業競爭日益激烈,而購物中心卻呈現千篇一律的景象,項目未來的生存成了大問題,此背景下,與過去不同的非標準模式對商業未來有著什么影響?非標準模式下又該如何發展商業?標準與非標準是什么關系?現場大咖各抒己見,觀點碰撞,共同探討非標商業未來。
俞波,融僑集團商業資產管理總公司總經理(主辦方)
我們在做市場研究時發現當下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競爭非常激烈,整個開發量巨大,尤其同質化現象嚴重,大部分購物中心千店一面。未來項目如何生存成為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融僑地產在今年一月品牌發布會提出了“非標商業”的主題概念。我們認為非標首先是要打破常規,突破現有購物中心的常規規劃及建筑形態的商業氛圍,商業應該是個性化、主題化、定制化的;標準以及非標準不僅僅存在于住宅或者商業地產領域,它在各個行業都有體驗。我們把文化及藝術當成一條新的主線來運營,因為它們都是基于一定的創造,來自于靈感和對生命的體驗,我們把這個非標用更好的生活、更美的場景來體現出來。
蔣鵬,NAI 新巢地產機構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
首先,什么是非標?討論非標的前提是要有標準化。商業地產的標準化一般體現在制作、工業的標準化,但這實際是對商業地產的一種破壞。其次,我們在零售也中發現,非標往往基于它本身標準化無法實現的情況下呈現,或者是標準化之上個性化服務的提升,給到受眾一個更加優質以及長期有效的服務。俞總的陳述基于第二種,即怎么通過這個方向找到突圍,并在不斷嘗試。
鄭培光,上海紅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主辦方)
非標是基于標準之上并不斷尋求突破,突破意味著沒有方向,這些年文化藝術不斷成為商業地產突破的方向,也不是一個標準,更多的是被當成一種促進消費的手段,融僑基于這些方面的思考尋找到自己的方向,但并非這個創造的第一人。因為文化的不可復制、標準模式及內容非標,將文化藝術打造成為商業地產增值的手段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手段,文化的再復制不存在任何價值,只有通過在每個地區發掘不一樣的東西才能形成非標,即模式標準、內容非標。針對產品所在地的屬性以及文化資源去挖掘植入,然后再融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那么非標就成功了。重構邊界意味著再次制造標準化,有一定的相悖。
蔣鵬,NAI 新巢地產機構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
傳統行業很難走出邊界,規則中建立的標準很難突破,邊界的打破跟思維方式掛鉤,基礎現狀會遭到破壞,需要時間來思考問題。詞匯的理解也是需要行業從業人員花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討論的,商業地產也是幾十種行業的集成,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本身的資本板塊沒有建立起來,依托以銀行金融為主體來解決商業地產問題,這本身就不是一個正常的模式。商業地產、零售行業和金融行業都是有一定邊界的,這是傳統方式的邊界。物理邊界中地產與商業地產、商業地產與零售、零售與金融是有邊界的,需要將各個理念進行融合,打破和跨界,這個方向我們還能再進行探討。
張阿睿,智慧餐飲實驗室創始人
行業與行業的越軌,解剖行業重構新的能量。好火鍋會說話、能連接、可賦能,1999年我會提“好火鍋會說話”,2017年我會提好火鍋會誕生餐飲新標準、餐飲數據新平臺。什么是標準?我覺得我一直沒有做標準的事,也非常建議各位越軌結構。互聯網+、自聯網立方、第七感N次方、人工智能等要成為我們的生活常態,并不斷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到我們的行為。時代不一樣對于標準的界定也不一樣,通過技術的連接,新舊動態的賦能,多維場景的能動,越軌結構能在標準中脫穎而出。
蔣鵬,NAI 新巢地產機構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
單獨解釋下越軌的定義?
張阿睿,智慧餐飲實驗室創始人
分析事情,解剖自己,跟相鄰相離的行業產生結構,行成新的動能。產品餐飲1.0版本;金融餐飲2.0版本,股權與IPO;人力餐飲3.0版本,以團隊為產品;智慧餐飲4.0版本,吃火鍋不要錢,多行業多維度的跨界。構建生態體系時,不一定以盈利為目標,通過吃喝做出數據,未來一定是通過數據信用達到按需分配,多行業多維度跨界互動。
蔣鵬,NAI 新巢地產機構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
互聯網采用免費體系培養他們的消費群體。1、免費一定是有目的的,是目標實現的過程。2、基于餐飲大數據去建立高位勢能。互聯網所有獨角獸公司都會被問有沒有賺錢這個問題。資本市場的投入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好的心態了。
姜新國,阿爾達商置資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是做藝術還是商業?藝術只是工具和手段,做商業就要賺錢。
鄭培光,上海紅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主辦方)
藝術就是商業和手段。
林盛智,一茶一坐首席執行長
非標是標準的另外一面,不管是什么行業,商業的本質是交換,對應需要就會產生交易,而在消費者的需要上,互聯網發展更符合需要,存在也就更有必要。在有形的商業體來說,我們不需要考慮標準與非標準,如果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標準也沒有意義,符合需要的就是標準。在客戶改變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是以消費者的需求來尋找商業綜合體的發展之路,以宜家為例,它創造了消費者需要的場景,沒有被互聯網經濟打敗。實體和互聯網經濟各有優缺點,經營實體商業需要發揮它最大的優點,距離決定了中間的差異,實體商業能滿足近距離體驗的接觸,滿足即能發揮需求。有效地把互聯網跟實體結合,能將實體發揮得更好。文化也是建立在顧客的需求之上。
蔣鵬,NAI 新巢地產機構總經理、西南交通大學國際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鵬友會社群核心創始人
互聯網在頂層設計中與傳統手法并不沖突,傳統行業認知對于互聯網不應該排斥。互聯網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使用跟認知方式相關,習慣性思維對擁有成熟的、帶來好的成果的手法不愿意放棄,認知的結構斷代已經不是思考維度的問題,是認知狀態的對標。
責任編輯:陳錦娜
- 上海攜程托幼所老師打孩子喂芥末 涉事人員被解雇2017-11-08
- ATM機取錢忘插卡 上海一男子“暴打”提款機賠兩千2017-10-26
- 2017“海峽杯”籃球邀請賽臺北站圓滿落幕2017-09-25
- 上海最牛釘子屋拆除了!2017-09-20
- 上海開展“共享單車”集中整治清理行動2017-09-07
- 上海正式步入“公證搖號買房”時代2017-08-27
- 深圳、上海等地共享單車投放“急剎車”2017-08-26
- 穿日軍制服在上海抗日遺址合影 涉案人員被行拘2017-08-23
- 小仙女鄭爽生日在上海拍戲 爽爸爽媽給粉絲切蛋糕2017-08-23
- “共享遛娃小車”現身上海,押金99元 網上88元可買同款2017-08-20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蒙牛蟬聯“乳品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第一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