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進新!”在福建閩侯縣小箬鄉尚錦村,村民們一遇到困難總是冒出這句話。這個村子的人怎么啥事都找進新呢?事情還得從2008年講起。
為了村民能用得起電,他帶領大家種上了油茶樹
2008年初,閩侯供電公司洋里中心供電所員工陳進新,負責起了尚錦村電費收取和線路維護的工作。
一到尚錦村,陳進新就遇到一個難題——交費“老大難”陳桂明已經好幾個月沒交電費了。
到陳桂明家時,陳進新看到他的一對兒女穿著單薄的衣服在院子里寫作業,身上凍得直哆嗦。
他一問才得知,懂事的孩子為了節約電費,舍不得開燈,就趁天還沒黑趕緊在屋外把作業做完。
看到眼前的這個場景,陳進新感到很揪心。他摸了摸孩子的頭,轉身走出門。
想起愁眉苦臉、家徒四壁的村民,陳進新心想:尚錦村和陳桂明一樣交不起電費的村民不在少數。一定要讓村民們掙到錢,日子才會好過。他想起了,在一次就診中,醫生建議吃點茶油助于養胃。一打聽,他才知道,茶油營養價值高,能賣上好價錢,還不愁銷路。經過考察研究,他發現尚錦村周圍都是小山丘,平均溫度低,晝夜溫差大,適合種植油茶樹。于是,他決定自己幫村民種植油茶樹試試。
他來到陳桂明家,說了自己的想法。陳桂明一聽高興極了,但是一想到自己沒有任何積蓄,連油茶樹苗都買不起,還是婉拒了陳進新。
陳進新知道他的難處后,決定借錢給陳桂明,幫他實現種植油茶樹的想法。
但是,村民們大多數并不相信油茶樹能帶來多大的收益,甚至還有人吐槽:一個修電的出了花錢的“瞎”主意,這事能成嗎?
最后,只有陳桂明和一小部分村民承包了100多畝土地種植油茶樹。
兩年后,第一批油茶樹迎來了大豐收,壓榨出來的油賣相好、品質佳,很快就脫銷。預定的人紛紛找上門來了,搶著收購下一批產品。
茶山澆水成問題,他和同事將線架到山上
很快,陳進新帶領大家種植油茶樹掙到錢的消息就傳開了,村民們紛紛跟進,開始種植油茶樹。
不久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2011年7月,連續兩個月沒下過雨,剛種下去的小樹苗被曬蔫了。
油茶山面積大,人工挑水澆灌費時費力,他們只好找陳進新來想法子。
陳進新意識到,人工灌溉油茶山不是長久之計。想要擴大種植規模,必須采用電氣化設備、推廣現代化種植技術。油茶山通電和整修山路的事必須要抓緊解決。
他的想法得到供電所同事們的支持。同事們火速來到現場勘查、制定接線方案。項目通過審批后,施工人員第一時間到村里架設線路。
有了電,村民們就可以通過抽水機,把就近水源的水抽到山上,不要再從山下挑水了。
電的問題解決后陳進新又牽頭聯系當地相關部門,為村里修了機耕路。
生產效率大幅提高,油茶籽迎來大豐收。一輛輛貨車拉著金燦燦的茶油銷往各地。村民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再也沒出現拖欠電費的事。
徹底改造村電網,村里榨油機隨便用
打那以后,村里家家戶戶都種上油茶樹。油茶籽豐收了,賣油黃金期隨之而來,榨油機每日每夜地運轉著。
2015年12月的一天夜里,陳進新和同事在完成搶修回所里的路上,看到村民林賽英家的燈還亮著。一家人進進出出、忙前忙后。走近一看,原來是在榨油。
陳進新:半夜三更的,怎么在榨油???
林賽英:白天家家戶戶都在榨油,機器經常跳閘。只能晚上沒人用電了再開工。
半夜榨油使得不少村民過上了黑白顛倒的生活。陳進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有電壓穩了,才能保證茶油的生產。
他決心要全力推動尚錦村電網改造。他遞交的詳細改造方案,得到了閩侯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
為了加快推進施工進度,陳進新和同事們加班加點,僅用半個月時間,提前完成改造任務。
隨后,他們又為村里的進戶線路進行統一改造,更換老舊線路、增加漏保開關等,讓村民用電更加安全穩定。
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如今的尚錦村油茶樹種植已達2000多畝,還帶動了附近村莊的村民種起油茶樹。
荒山變“金山”,尚錦村的村民收入大大增加了,過上了好日子。
看著如今茶油飄香的尚錦村,陳進新十分自豪。他說,等到本地的茶油產量再上一點,村民就可以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對茶油進行統一收購,那時候村里的日子就更好啦。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蘇寧“星級快遞員評價體系”發布 五星快遞員2019-09-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