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老齡化問題被推向了更重要的位置。
在普查結果中,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經增至2.64億,面對這個約占總人口18.7%的數字,社會開始更為關注人口結構的話題,同時對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展開了更多地討論。
較高的撫養比例背后,年輕人日常繁忙的工作與老年人生活中的些許不便,正成為很多家庭成員間的真實矛盾。在家庭努力尋找親情紐帶之外的助力時,社區服務逐漸成為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化解矛盾的必需品。
在過去的一個月,龍湖集團2021年善居計劃在全國各地陸續啟動,這項已經開展了十年的免費社區增值服務,旨在煥新業主室內室外的美好家居生活,自然也獲得了業主們的深深期待。
生活在杭州的王建斌(化名)就是眾多期待者中的一員,過往對新鮮事物提不起心氣的他,起初也沒想到自己會連續三年參加善居計劃。
在2017年,王建斌正式成為了龍湖的業主。如很多人信奉著“免費最貴”的理念,在首次參與善居計劃時,王建斌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而在體驗完上門清洗洗衣機、清理地漏、擦玻璃等一系列服務之后,“真香”定律瞬間得以應驗,“在此之前,我甚至沒想過會有物業,真的會免費提供室內服務。”
除去一層業主的身份,王建斌更是一位獨居老人,社區內看似日常的清洗服務,卻真實戳中了老人心頭的柔軟處,“不需要麻煩子女了”是老人在體驗數年善居計劃之后,發出的最大感慨。
2017年至2020年的三年間,王叔叔每年參加完善居計劃,都會將現場服務照片曬在朋友圈,并將彼時的心情附在照片之上。其中,有一句話令管家記憶猶新——“龍湖的服務人員就像子女一樣,一直都陪伴在身邊。”
不愿“麻煩子女”的顧慮
2021年5月31日,我國生育政策翻開了新的一頁。
隨著三胎被正式放開,關于家庭成員數量上的命題又有了新的選擇,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迫切性與決心也愈加凸顯。
有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起,老年人口增速將保持在1000萬以上,社會撫養比的提升讓養老問題不再僅停留在家庭層面,更需要來自于社會上的協力。
其中,社區服務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解決途徑,也獲得了越來越多老年人的認可。事實上,如同王叔叔一般,對善居計劃抱以期待的老人并不在少數。在成都,一個交付十余年的龍湖社區,因為靜雅的環境成為很多老年人首選養老之所,據項目服務人員回憶,在數年前,該社區首次落地免費清洗抽煙機的活動時,便在老人間激發了極高的參與熱情。
而隨著體驗的積累,這份熱情亦在不斷升溫。“今年善居計劃,不到半天的報名人數就基本與去年持平,而且很多都是有老年人的家庭。”談及備受歡迎的原因,龍湖智慧服務該項目負責人表示,“可能是因為善居計劃解決了很多家庭,尤其是老人們實實在在的需求。”
善居計劃愛家煥顏活動為業主清洗洗衣機
稍微思索便不難理解,類似于清洗洗衣機、清理地漏、擦玻璃,這些平常人眼中的平常事對老人來說其實并不容易。“不用麻煩子女,也不用到外面去請人,每一年物業在固定時間,就會有人員上門進行愛家煥顏的服務。”是很多龍湖老業主的心聲。
當統一著裝的員工入戶清洗油煙機等家電時,管家不僅會同步將清洗、檢查的情況告訴老人,同時也會將家電使用情況以及老人的身體狀態告知老人子女,讓老人的家人們亦可以放心。
有觀點認為,物業企業主動提供一些免費服務,不僅解決了家庭、老人的生活所需;同時,也為一些理念、體驗的輸出以及線上化軟件的輔導提供了可能。“是企業在居家養老服務體系中,關于提供專業化服務的一種延伸,也為老人接觸、迭代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種易于接受的形式。”
在善居計劃一系列的服務之下,老年人的生活正以全新的方式打開。
家庭標簽與休閑訴求的沖突
近年來,在各方主體的協力之下,養老產業正加速發展。譬如,通過不斷完善的服務,養老機構正改變著越來越多家庭的觀念,如今,人們已很難將電影《飛越老人院》中關于自由與束縛的情節,慣性的與現實相關聯。
但另一方面,習慣了落葉歸根,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養老,依然是當下老人們的首選。一組數據顯示,在中國選擇居家、社區養老的老年人合計約占97%,其中,7%的老人需要依托社區的養老服務,例如康養、醫療等,而之外的90%老人,則與多數普通的業主并無二至,共同分享著社區的空間。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亦得到相近的結論,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至69歲老年人口占比55.83%。可以看到,低齡老人仍占據在老年人口的大多數,他們中很多有著良好的身體狀況和精神面貌,同時也有著積極參與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需求。
然而,需求的滿足過程卻是曲折的,極高的社交成本,成為當代很多老人的寫照。如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老人們身上的諸多標簽占據著他們的休閑時光,在影視作品中,為孩子備好早餐、收拾好房間,再加上一番步行、公交的舟車勞頓,老人們往往見到城市另一邊的老友,亦不過數盞茶的功夫,便要匆匆踏上準備晚飯的歸家路。
隨著社區更多老年人專屬空間的落地,故事也可以有新的展現形式。在成都一個龍湖小區內,67歲的張叔叔,在一年前便找到了家以外的另一處歸所。在社區為老人提供的共享空間內,布置著整齊悅目的桌椅,歸納擺放的圖書,甚至是擁有空調、明亮窗戶的棋牌室、臺球室,在這里,張叔叔不僅找到了充實生活的途徑,也在退休后找到了新的社交圈子。
善居計劃社區凍齡活動打造的共享空間
事實上,老年人文化娛樂生活,多年來均是社區、社會解決的重點。作為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之一,2013年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便提出地方政府要支持社區利用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場所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
正如《意見》所要求,在社區內滿足更多文娛需求,便需要“生長”出更多老人活動空間,而這亦是多年來善居計劃的一個重點。據介紹,近年來,龍湖在社區內格外注重一些活動空間的打造,并在架空層建設與維護中進行多種嘗試,其中,打造老年活動空間是很多社區架空層改造的首選。
省去了繁雜的交通成本,時間亦不再碎片化,幾處不被打擾的活動空間,一些新結交的老哥們、老姐們,全新的生活方式改變了老人們曾經菜場、家庭兩點一線的軌跡,為晚年生活增添了新的樂趣。
社區服務協力打開全新生活
如今,諸如王叔叔等老人在面對生活的瑣碎時,找到了“麻煩子女”之外的途徑,而張叔叔們也在社區之內,開啟全新的老年文娛生活。
在這背后是完善社區生活,特別是完善老年生活的大趨勢。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社區服務便成為備受關注的一個熱詞,“發展社區養老、托幼、用餐、保潔等多樣化服務”等報告中的表述,明確了社區服務發展的方向,而“讓社區生活更加便利”則是社區服務進化后的最終呈現。
同時,發揮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養老服務功能,亦是多年來政策不斷強調的重點。有業內人士認為,以社區為基本單元,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是推動社區生活完善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不僅需要物業公司滿足廣大業主的普遍需求,同時也要特別兼顧老人、小孩等成員,形成各年齡段和諧相處的社區氛圍。
在龍湖智慧服務有一則不成文的傳統,即是照顧好社區的兩個特殊群體,其中之一是社區內的小朋友,另一個便是社區內的老年人。
可以看到,固然善居計劃的初衷是為全體業主提供有延續的服務體驗,但對于社區內的老人,依然有著極高的側重。在西南地區備受業主青睞的曬被節中,很多老人早早就會去詢問物業人員今年曬被子的時間,因為在曬被節中,不僅僅有每家每戶棉被組成的整齊隊列,更有一些老人視若珍寶的“老物件”。
“過去很多年一直放在箱子里,自己也很擔心會發霉。”在日常的關懷,以及多次曬被節的體驗過后,近兩年,物業人員常常會收到一些老業主壓箱底的“寶貝”,其中,有些甚至是老人們珍藏數十年的“嫁妝”。
善居計劃激活更多業主共建熱情
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善居計劃獲得業主越來越多的認可。但在另一個層面上,善居計劃也在不斷進化、迭代。據介紹,過去善居計劃的服務設置,多是以服務人員的自身感受為基礎,模擬客戶的體驗、需求制定。而現在,善居計劃的很多活動,已經將改造項目實施方案的選擇權力交予業主,例如墻面的顏色、空間的設置,都會以業主投票的方式,選擇最終的呈現形式。
龍湖智慧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樣做不僅使業主親身參與到社區的建設之中,也是業主作為社區主人理應擁有的一種權力。“每次善居結束后,很多業主都有很強的自豪感,不僅因為活動的設置非常貼合業主的需求,容易引發業主的共鳴,也因為活動實施中給業主帶來了更多參與感,激發了業主在社區共建下的獲得感。”
在多方的共同參與下,社區逐漸成為業主自己心中的模樣,作為服務的提供者之一,龍湖亦希望業主、客戶有一個可以享受更多服務的空間。隨著社區硬件、軟件環境的不斷煥新,承載著不僅僅是年輕人對未來的憧憬,亦有老人在時代發展下,對生活的另一份新的體驗與感悟。
責任編輯:趙睿
- 這項計劃搞了十年,百余社區業主直呼真香2021-06-30
- 針對困難老年群體 平潭推出居家養老服務卡2021-05-12
- 福州:長者食堂讓居家養老有“知”有味2021-03-25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這項計劃搞了十年,百余社區業主直呼真香2021-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