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區作為眼睛視力最敏銳的部位,常被眼科界視為手術禁區。3月7日,福州愛爾眼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切除、41G超精微針黃斑下注射tPA及人工晶體一期植入術治療黃斑下出血。術后1個月復查,黃斑下出血完全吸收,患者視力明顯提高,標志著福州愛爾眼底病科專業水平再上新臺階!
看到鏡子上大片黑漬?實則眼睛出問題
今年3月初,連江74歲的孫阿婆洗臉時,看到鏡子上面有一大片黑漬,以為是鏡子臟了,就拿紙巾擦,結果根本擦不掉,當即用手交替遮住雙眼,才發現是左眼視野中央被黑影遮住了,孫阿婆知道眼睛出大問題了。
“當時嚇壞了,一整個晚上惴惴不安。” 第二天孫阿婆在兒子的陪同下到當地醫院就診,醫生開了藥,建議她回家休息觀察看看,但她擔心萬一耽誤了病情,隨后幾天又接連去了福州幾家大醫院,被告知是眼底黃斑下大片出血,要靠自己慢慢吸收。除了可以吃些藥促進吸收,也就沒有什么好辦法治療,于是孫阿婆帶著一包又一包藥回到家,心情十分沮喪。
幸虧兒子四處打聽了解到福州愛爾眼科醫院對疑難眼底病的治療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母子二人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前往就診。
動脈瘤破裂黃斑下出血,“微創中的微創”方案來應對
詳細詢問病史,福州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副主任鄭宏華博士了解到:孫阿婆左眼眼前固定黑影遮擋5天,有10多年高血壓、6年左右糖尿病史,且血壓、血糖控制不穩定。
專科檢查:左眼視力裸眼:0.1- 矯正無提高,眼壓16.3mmHg,黃斑中心凹見一大小約10PD暗紅色出血灶,眼底照相、OCT、FFA和ICGA的檢查如下:
入院當天眼底照相檢查
入院當天OCT檢查
入院當天造影檢查(左為FFA,右為ICGA)
“結合問診,分析影像結果,我判斷是左眼視網膜大動脈瘤,長在睫狀視網膜動脈上,瘤體破裂,導致黃斑下出血。”鄭宏華博士表示,以往由于技術條件限制,黃斑下出血往往采用保守方法,讓積血自行吸收,但是血液中的含鐵血黃素等會對視網膜神經細胞造成毒性作用,往往是積血吸收了,黃斑也萎縮了。因此,必須盡快進行手術清除黃斑下積血,否則肯定會對視功能造成嚴重的不可逆性損害。“很慶幸,這位患者因為比較重視自己病情,來得還算及時。”
面對緊急又復雜的病情,鄭宏華博士當即邀請高朋芬院長、眼底病科黃艷冰博士會診,對孫阿婆的病情嚴謹診斷,最終確定為左眼黃斑下出血(視網膜大動脈瘤)。
同時,他們發現:孫阿婆左眼白內障可以手術,黃斑中心凹旁偏顳上方隆起約1435um(約1.5mm),黃斑區出血面積約10PD,出血時間在1周左右,符合視網膜下tPA注射術手術指征。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制定出“微創中的微創”手術治療方案,決定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抽吸術聯合玻璃體切除、玻璃體腔內注氣術(氣液交換)及視網膜下注射tPA新術式為孫阿婆左眼進行手術。
高難度新技術,成功挑戰眼科手術禁區
據了解,視網膜下tPA注射術難度極高,稍有絲毫偏差,會直接刺穿視網膜到脈絡膜層,導致更多出血,甚至損傷視網膜神經細胞。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高朋芬院長介紹:“在薄如蟬翼的視網膜上進針,將藥物精準注射進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和色素上皮細胞層之間,這個過程中確定進針的位置及深度至關重要,十分考驗術者的技術。以往這種視網膜注射可能導致視網膜裂孔甚至視網膜脫離,現在我們使用41G超精微針頭,可以將這種風險降到最低。”
高朋芬院長提到的用41G超精微針頭來注射重組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此針頭直徑僅有90μm,細如發絲,對視網膜的損傷極小,傷口幾乎不可見,不需要激光封閉,非常適合黃斑注射,大大降低手術并發癥的可能。
由于福州愛爾眼底團隊是首次實施該術式,高朋芬院長、鄭宏華博士、黃艷冰博士等眼底病團隊聯合手術室團隊一起在術前廣泛查閱國內外文獻,做好規劃,精確計算注藥量和濃度,反復檢查所有手術器械,模擬所有手術步驟和細節,確保萬無一失。術中團隊默契配合,把控每一步操作,高朋芬院長順利完成了白內障超聲乳化、玻璃體切除、視網膜下注射tPA及人工晶體一期植入術、玻璃體腔內注氣術(氣液交換)。“顯示屏上,當看到藥物按照預期注射到黃斑下,局部輕微隆起,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高朋芬院長略顯激動地說道。
41G超微針頭視網膜下注射tPA
術后第一天,孫阿婆欣喜地發現左眼前黑影變小變淡,“真是神醫妙手呀!”孫阿婆不禁贊嘆著!當天黃斑OCT提示積血明顯吸收,高度隆起的黃斑也基本回歸正常厚度,鄭宏華博士抓住機會給孫阿婆做了視網膜大動脈瘤激光光凝術,防止發生再次出血。
術后一個月復查,黃斑下積血完全吸收,孫阿婆的視力已提升至0.3,得到這樣的治療結果,她十分高興,對高朋芬院長帶領的眼底病團隊感激不已。“因為那么多醫生看過束手無策,來福州愛爾眼科我本來也沒有抱太大希望,沒想到能治療這么好,不得不說醫生們的醫術了不起!”
同時孫阿婆也給福州愛爾眼科醫院的服務打了五星好評,“第一次來福州愛爾,看診完已中午12點多,我由于血糖低,頭暈直冒冷汗,護士發現后,拿來點心和面包給我吃。”醫院的服務給她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住院期間細致入微的護理也讓她在精神上得到極大的安慰。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高朋芬院長、黃艷冰博士為孫阿婆復查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鄭宏華博士囑咐孫阿婆手術恢復期時注意事項
打破傳統治療局限,精通微創玻切技術駕馭新術式
高朋芬院長介紹,視網膜大動脈瘤若是遠離中心凹上,早期患者因無任何感覺而很少發現,等到發生視網膜神經上皮層內及/或神經上皮層下滲出、出血、視力下降之后才會就醫,因此初診時大多見有滲出、出血,且累及黃斑區。
以往,對這種黃斑下出血的治療方法非常有限,多數眼科醫生會建議藥物保守治療,而血液長時間聚于黃斑區域,既存在毒性、機械損傷,又影響光感受器細胞代謝,等積血吸收了,黃斑也不可避免萎縮了,患者最終視力一般都很差。
微創玻璃體切除聯合41G超精微針tPA視網膜下注射術是目前治療黃斑下出血的有效方法,需要術者有熟練的微創玻璃體切除技術,通過將藥物直接注射到出血區,促進出血吸收,讓黃斑中心凹的功能盡快恢復,以達到精準治療、恢復視力的目的。高朋芬院長強調,治療的時間窗很重要,一般認為,tPA視網膜下注射的最佳手術時機是出血后7-10天,太晚的話手術效果就差了。“我在臨床上遇到許多晚期黃斑下積血的患者,由于沒有積極的辦法治療,而感到非常遺憾和痛心,所以特別呼吁患者出現癥狀盡快就診。”
據悉,41G精微針視網膜下注射是福州愛爾眼科醫院在開展25G+、27G微創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的基礎上,實行的更加精細、微創的手術治療。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代表著福州愛爾眼科技術水平,緊跟國內外眼科學的最新進展,能夠為百姓提供更加優質的眼健康服務。
(陳雪彬)
責任編輯:趙睿
- 眼科醫生為什么不讓揉眼睛?有人揉出眼結石、細菌感染……2022-05-23
- “首屆閩江屈光性白內障國際論壇”成功舉辦!薈聚國內外眼科專家,共話白內障新技術,線上學員近7000人次2022-05-20
- 5歲失去父母,44歲陷入“糖網”險失明,福州愛爾鄭宏華博士表示:患上這個病得重視2022-05-09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相向而行,攜手共進 驪特房產正式入駐貝殼福2022-05-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