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集美大學財經學院 “農”墨重彩社會實踐隊前往全國農業產業強鎮——朱口鎮,探訪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朱口鎮王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遠由,實地了解當地運用農業產業化實現全村脫貧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積極探索與成功實踐。
篤行勵新的初心,是鄉村煥然一新的源泉
五年前,王坑村是一個“后進村”,道路兩旁雜草叢生,雜物隨意堆放,村容村貌臟亂不堪;全村缺少產業支撐,村民收入不高且沒有有效增收途徑,青壯年勞動力基本全部外出務工,“空心化”異常嚴重。正因如此,王坑村黨支部被上級黨委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負面典型。如今的王坑村,修繕一新的房屋和道路,整齊碼放的分類垃圾桶,統一安裝的路燈照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在村兩委帶領下,全村農業產業規模逐年擴大,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幫助困難戶、殘疾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家門口脫貧,家門口致富”,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之前的“后進村”變成了現在的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和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
圖為王坑村新貌 張若琦 攝
實踐隊在走訪調研中發現,2018年以來王坑村按照“黨建引領、產業富村”的發展思路,以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為主線,通過推行“三隊一組”農村人居環境日常管護新模式,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創新“黨建+”模式,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解決了村民增收難、就業少、負擔重等實際困難,有力有序推動了王坑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了由“后進村”向“后勁村”的完美蝶變。當隊員們向老黨員李大爺詢問王坑村的變化時,他自豪地說:“現在的王坑村再也不是那個后進村了,王坑村的這五年,以一面黨旗把大家團結在一起,提振了大家干事創業精氣神,大家一起奮斗出了好日子。”
行走在“百畝荷塘”的木棧道上,兩側色彩斑斕的風車發起“吱吱”聲,更似奏鳴一首農業產業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樂章。我們似乎回望到當時王坑村的整治改變,保潔組勤勤懇懇地打掃街道,巡邏組任勞任怨地檢查,勸導組耐心懇切地對村民衛的衛生進行勸說和引導,考評組不辭勞苦地下訪每一位村民。一個個像盧遠由書記一樣的黨員干部以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帶領村民獲得脫貧攻堅偉大勝利,共同譜寫鄉村振興的新輝煌。
因地制宜的措施,是鄉村欣欣向榮的關鍵
圖為實踐隊采訪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遠由 王璽璽 攝
2021年2月25日,泰寧縣朱口鎮王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遠由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當實踐隊來到王坑村表示想采訪盧遠由書記了解王坑村關農業產業化助力鄉村振興的經驗時,他非常高興,招呼大家在王坑村鄉村振興館圍坐下來,興致勃勃地和我們介紹當地的特色產業。
在采訪中我們得知,為了確保扶貧扶到關鍵處、幫到點子上,以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盧遠由為代表的村“兩委”干部走進貧困戶家中,主動問需于民,并依托村內獨特的富硒土地資源優勢,成立獨具特色的“黨建+種養+訂單”的泰寧縣朱口碧豐源經濟合作社,先后吸引了80余農戶和貧困戶以資金、土地等方式入股,流轉盤活了1300畝閑置農田和荒山。談到這時,盧遠由書記也熱情邀請實踐隊隊員們品嘗當地生產的特色農副產品,如小籽花生、黑籽花生、麻面南瓜等等。小籽花生籽小結實,口感香郁,黑籽花生黑皮百心,營養價值高,麻面南瓜個大色鮮,軟糯香甜。
帶著對當地特色農產業的好奇,實踐隊隊員們采訪了正在麻面南瓜試驗田勞作的村民吳阿婆。阿婆告訴我們,自從村里成立了一個合作社,他們不僅掙到了錢,因為在家門口就能夠有一份工作,孩子在外闖蕩也更放心他們了。除了村里老人獨居在家無事可做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村民還告訴隊員們:“村里的合作社同時也吸納了許多殘疾人工作,為他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大家的日子都越過越好了。”
王坑村這幾年的變化,離不開盧遠由書記和村兩委黨員干部的辛勤付出。回憶起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盧遠由書記仍難掩激動之情。在朱口鎮,在泰寧縣,在全國農村,還有數不清的像盧書記一樣的基層黨員干部,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將自己的每一滴汗化作助力鄉村發展蓬勃力量,在廣大農村的土地上,譜寫著一曲曲鄉村振興的凱歌。
賡續前行的堅持,是鄉村蓬勃發展的未來
圖為實踐隊在朱口鎮王坑村合影 張若琦 攝
綠樹環繞,紅花遍地,如今的王坑村環境優美,農副產品也已是名聲在外,原來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看到家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陸續回鄉就業創業,村里先后打造起蓮塘步道、網紅橋、鄉愁彩繪長廊、蔬果采摘體驗基地等旅游項目,同時進一步推動青梅、水稻、南瓜、花生等農產品規模化種植和就地深加工,為返鄉年輕人提供更多更好更大的平臺,進一步帶動村民增產增收。
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通過實地探訪發現,農業集約化、產業化是促使王坑村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產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只有經濟發展與人才回流兩者相互促進,才能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我們相信:明天的王坑村,一定會更美好!(通訊員 鄒景宇 盧嘉琪 林姍姍)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年薪最高200萬 集美大學招聘162位高層次人才2022-02-07
- 福建日報評論 |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2021-11-15
- 奮進的五年 |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2021-11-04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集大學子探訪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脫貧不2022-07-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