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專項實踐隊以“尋訪曇博,對話侯官”為主題,走進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感悟該遺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在參觀學習中堅定文化自信,激發愛國情懷。
先秦閩族發源地,海洋文明永流傳
上午,實踐隊一行來到福建省第一座依托于史前遺址的博物館——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展覽以半個多世紀以來考古發掘出土的曇石山文化遺物為陳列品,充分運用雕塑、仿真場景、多媒體等方式,將博物館、考古發掘現場和遺址公園融為一體,生動再現了五千年前曇石山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踐隊成員參觀遺址廳,仔細端詳珍貴文物、各類石器陶器,通過講解員的介紹,探尋五千年前福建省原始社會人勞動生活方式,深入了解曇石山遺址、曇石山文化、曇石山人和海洋文化的傳承,了解原始社會發展脈絡,感受歷史滄桑,感悟遺址背后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重溫遠古手工制作,感悟傳統文明魅力
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共展出陶窯5座,各種陶器若干,直觀地展現了五千年前曇石山人的生存狀況和原始風貌。參觀結束后,實踐隊成員體驗陶器制作和植物拓染工序,感受五千年前曇石山先人的智慧和靈巧,領略曇石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陶器制作老師的講解中,實踐隊成員了解了陶器的多種制作方法,認真制作出屬于自己的獨特作品。在完成陶器制作后,植物拓染引起了實踐隊成員的興趣,樹葉與服裝的結合,大自然與傳統工藝的結合,其中蘊含的是遠古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
訪談專家啟智慧,建言獻策促發展
在實地調研之后,實踐隊一行與曇石山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館員董平老師進行訪談。董平老師自大學畢業后就在文物博物一線工作,具有豐富的陳列展覽、遺址保護經驗,對曇石山文化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董平老師為成員們了介紹曇石山遺址發掘往事、曇石山博物館組建歷程,以及曇石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獨特價值。通過訪談,大家全面深入地理解了曇石山文化的過去與未來,也引發了同學們為侯官文化和福州文化發展建言獻策的思考。
追尋初心,砥礪前行。通過本次“尋訪曇博,對話侯官”主題活動,實踐隊成員不僅領略了上古時期福建歷史發展與人文風采,豐富了學識,提高了個人歷史文化素養,也從文化傳承中汲取了奮進力量,在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同時,積極營造傳承中華優秀文明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建師范大學光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青春筑夢新時代,志愿服務進社區2022-07-07
- 福建師范大學舉辦閩臺區域研究中心許地山研究所揭牌儀式2022-05-24
- 福建師范大學:“紅傳航道”上,青春正揚帆2022-05-18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迎“八一”!福州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與福州愛2022-07-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