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數字化轉型中,有這樣一支生力軍,他們脫胎于銀行,但又獨立于銀行。他們服務于“母行”的科技建設,又以開放姿態,向外源源不斷輸出技術能力。在銀行業,他們被稱之為金融科技子公司。
2015年,興業銀行成立我國首家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業數金),探索“研發體制公司化”,開創銀行業科技能力建設新路徑。多年來,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版圖不斷擴張,至今已有19家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并從國有大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逐步向城商行、農商行擴展。
興業數金黨委書記、董事長顏勇表示,“金融科技子公司是中國銀行業從機制上探索深化信息技術應用的新探索。金融科技子公司天然接近銀行場景、熟悉業務痛點,能夠堅持問題導向,引領金融科技創新。未來,金融科技子公司將向更高水平邁進,為銀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探路者:肩負改革創新重任
數字化轉型是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從國有大型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到城商行、農商行,紛紛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一個共同的出發點就是希望加快提高自身科技水平,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進程。
“作為國內首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興業數金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著改革創新和深化科技賦能的重任。”顏勇介紹,近年來,興業數金持續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銀行業務的深度融合創新,在RPA流程機器人、低代碼、開放銀行、云原生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以RPA流程機器人為例,我們開發的‘金田螺流程機器人平臺’榮獲2021年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落地業務場景1800多個,部署機器人3200多個,替代人工執行業務1.7億筆。在疫情特殊時期更是發揮了保服務、保民生的重要作用。”顏勇說。
銀行本質上是經營風險的行業,信息的及時捕捉、數據的精準分析至關重要,因而歷來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在顏勇看來,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有利于以機制創新帶動技術創新,加快提高自主掌控能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快提高自主掌控能力的關鍵,就在于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培育創新第一動力,金融科技子公司能夠更加靈活地探索創新機制、引進創新人才。
興業數金推動干部公開競聘和員工360度考核,確保“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干部員工隊伍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高知化、專業化特征,干事創業熱情得到有效激發。對于行業發展而言,這也有利于以應用場景牽引生態建設,豐富金融科技生態體系。
不同于互聯網科技公司、傳統金融IT企業、新興金融科技創業企業等金融科技生態的參與者,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天然接近銀行場景、熟悉業務痛點,能夠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引導金融科技創新穿越“概念霧霾”,著力避免“脫實向虛”。
2.0時代:助力銀行占據更優生態位
當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漸入深水區,逐漸邁向智能和開放的2.0時代。面對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進一步升級和迭代,銀行業機構紛紛加快數字化轉型,力求占據更好的行業生態位。為此,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也進行了一系列業務調整和創新。
在顏勇看來,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新階段,也是銀行業務與數字技術進一步深度融合,推動傳統業務深度重塑的新階段,在新的時期,金融科技企業要理解銀行業務的實質,把握銀行發展的方向,這是占據未來行業生態位的根本途徑。
“具體來說,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也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這為我們指明了新時代新征程上的行動方向。”顏勇稱。
為此,興業數金在普惠金融、科創金融、能源金融等金融新賽道持續加強科技賦能??苿摻鹑诜矫?,該公司助力開發“技術流”評價模型,推動銀行評價體系從“資金流”轉向“技術流”,著力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普惠金融方面,通過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業務“線上辦”“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努力成為精準滴灌中小微企業的主干渠。
“開放”則是當前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趨勢。BCG曾在一份報告中提到,“開放銀行是中國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必經之路,是打造未來一流銀行的戰略制高點。”
在顏勇看來,開放銀行與場景金融分別從供給側和需求側描繪了銀行業務生態化發展的趨勢,如今,開放銀行和生態圈建設正日益成為銀行競爭的主戰場。
“要在這一領域取得競爭優勢,除了技術上的持續發力外,要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深度挖掘數據價值,這是開放和生態帶來的最大價值。二是加快開拓金融場景,要把金融功能嵌入到非金融場景中。三是全面強化安全能力,開放打破了銀行的業務邊界,也打破了安全的邊界,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帶來了諸多挑戰,需要妥善應對。”顏勇說。
據悉,目前,興業數金聚焦在兩個層面發力。一方面,為廣大中小銀行提供科技賦能,依托“興業云”打造涵蓋支付結算、理財銷售、投融資、數字人民幣等“N”種場景在內的“1+N”金融科技生態圈;另一方面,該公司圍繞興業銀行持續構建開放銀行生態,實現傳統銀行金融服務與各類商業生態無縫連接,為海量客戶提供行業+金融SaaS一體化解決方案,截至10月末,對接和服務的企業合作伙伴已超過4000個。
展望未來:深化自我革命
“未來,對于銀行業來說,數字金融的發展將主要帶來三方面趨勢。”顏勇指出。
一是在技術驅動下,云原生、人工智能、多元交互(元宇宙)技術將會構建起新型技術底座,重塑未來銀行形態;二是在政策推動下,信創改造和數字人民幣將會帶來銀行IT系統的升級換代,金融科技生態體系也會發生巨大變化;三是在市場帶動下,銀行將借助數字化力量讓更多金融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加速融入生產生活等各類場景之中。
在加快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銀行業也要注重數字安民,守好創新與安全、合規的平衡。尤其是,隨著《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出臺,人民群眾的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相應的行業監管日趨嚴格,這對金融科技子公司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在這一背景下,銀行的安全合規工作必須堅持“技術+制度”雙輪驅動。在制度方面,要圍繞數據安全合規,全面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在技術方面,目前興業數金正在加快推動隱私計算平臺建設,提供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建模等功能,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著力破除數據價值挖掘與數據安全合規之間的突出矛盾。
“我始終認為,銀行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只有以客戶為中心的流程重塑和業務賦能,才能把金融科技的潛能真正釋放出來。我相信,通過持之以恒的創新與改革,興業數金必將穩步邁向現代化金融科技企業,同時也將為興業銀行以及廣大中小銀行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顏勇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訪二十大代表呂家進2022-10-20
- 郵儲銀行:金融“活水”煥發美麗鄉村新活力2022-10-13
- 清風養正氣,廉潔護發展——興業資產管理公司、興業銀行特殊資產經營部參觀馬尾潮江樓廉政教育基地2022-09-30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2022全國主流媒體德陽行】“清”裝德陽乘東2022-11-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