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平凡孕育著偉大,奉獻醞釀著崇高!每一位德高望重的專家都是從青年醫師開始慢慢成長,需要時間積累,也需要自身不斷吸收養分。好學、敢拼、樂于奉獻,這是一個青年醫生快速成長的唯一捷徑。希望越努力越幸運,成為激勵福州愛爾青年醫師們“醫”路前行的動力。
“病人以性命相托,我們怎能不誠惶誠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代名醫張孝騫的話語成為他的行醫準則,“醫者一刻都不得馬虎松懈,任何一個小差錯都可能造成患者不可挽回的遺憾。”他是福州愛爾眼科醫院優秀青年醫生周舞嘯,每當接診病患之時,他都在心里默念著這句話,提醒自己盡最大努力挽救光明,用責任回應每一個期盼的眼神。
△周舞嘯為老人義診
“自然而然”的行醫使命
談起當初選擇學醫的理由,周舞嘯用“自然而然”來描繪。
周舞嘯出生于醫學世家,一家三代行醫,家族中超過一半的成員都是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已成為其家族深入血液的基因。
“爺爺、父親和叔叔都是江西當地口碑極佳的醫生,孩童時期基本都在叔叔的診所里度過,常常搗鼓中藥材、注射器等,感覺比玩具更有意思。”周舞嘯從小耳濡目染,對醫學產生濃厚興趣,早已將這顆稚嫩懵懂的“醫學種子”埋在了心頭。
長大后,家里長輩做主學醫,他也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事。2011年,一向勤奮刻苦的他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理想的醫學院。進入大學后,經過正規學習,他深深地被醫學魅力所感染,求知欲和探索欲也驅動著他想要進一步認識眼科學這位“新朋友”。因此,他早早就定下考研目標,并順利獲得福建中醫藥大學眼科學碩士學位。
違背家人意愿的就業選擇
2020年,長達8年的醫學生涯結束,面對就業,周舞嘯不再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而是做了兩手的準備——同時準備一家公立醫院和福州愛爾眼科醫院的面試。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僅一天之隔,周舞嘯先后收到兩家醫院的錄取邀請。這一次,溫和、文雅、孝順如他卻違背了爺爺和父親的意愿,他放棄了公立醫院,選擇就職福州愛爾眼科醫院。
“長輩希望我進到公立醫院更安穩一些,但比起綜合醫院眼科,我覺得眼科專科醫院能學習到更全面的知識,而且還能深入研究感興趣的亞專科。”周舞嘯表示,愛爾眼科全球龐大的病例數據、權威的專家團、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以及先進的設備和管理都深深地吸引著他。
自加入福州愛爾,周舞嘯認真鉆研、好學求進,憑著執著與韌勁迅速成長為科主任的得力干將以及患者眼中的好醫生。家人看到他的成長變化后,對他當初的選擇表示理解和欣慰。“那時候爺爺得知我沒有選擇公立醫院很生氣,如今他也釋懷了,很高興看到我的努力和進步。”
醫路艱辛從不退卻的堅定
在從醫過程中,他始終盡己所能幫助患者,主動和患者交朋友。“想當好一名醫生,首先要做好人,要有愛心和同理心。”周舞嘯回憶,在實習期間,一位肝癌晚期的母親,因嚴重的腹腔積液,每晚兒子下班都要趕來,并且花2個多小時幫她把積液抽干凈。有時加班沒來,周舞嘯便擠出時間幫忙抽,與其聊天寬慰。母子倆對他十分感恩和信任。
△周舞嘯攙扶術后患者去檢查室
臨床上的疾病千變萬化,周舞嘯深知學醫是個終身學習的過程。有時患者“不聽話”,還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信息向他提出質疑,無奈的背后是他加倍錘煉技術、閱讀文獻和專業書籍的努力和付出。他說:“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如何能說服患者走出誤區,從而獲得信賴呢?”
“‘醫’路走來,十分艱辛,但我從未彷徨、退卻過。從醫路上,家人的支持、師長的期待、患者的肯定以及心底那份對醫學事業的熱愛,讓我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堅定!”他相信只要足夠堅定,就能夠治愈他人,找到自身價值,更能從中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代劭芬:深知“人不是按照課本生病的”,立志從“醫”而終2023-04-18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糖尿病眼病關愛日丨60歲阿姨已截肢又險失明,2023-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