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近期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我國船舶行業運行情況。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造船業完工量2113.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4.2%;新接訂單量3766.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7.7%;手持訂單量1237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5%,三大指標均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是全球唯一一個上述三大指標實現全面增長的國家,新接訂單量的國際市場份額超過了70%,刷新了我國造船業國際市場新接訂單量紀錄,這意味著中國造船業正逐漸在全球市場中掌握主動權,也意味著以造船為首的海洋裝備行業,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而四年前,福建就已瞄準這一碧波藍海,深度布局,借助打造東南會展高地的契機,積極謀劃舉辦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力圖通過辦展辦會加快推進海洋裝備關聯產業在福建的落地結果。
據悉,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簡稱:海裝展),定于10月12日-15日在福建省會福州舉辦。首屆規模10萬平方米,邀請到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鏈鏈長中國船舶集團擔任主辦。為切實保障辦展成效,中國船舶集團以旗下714所,與福建地方國企福州會展會務集團以及民營企業福建薈源展覽集團合資成立中船藍薈(福建)海洋裝備會展有限公司,全面負責海裝展的市場化、專業化運營。
海洋裝備涉及的關聯產業之廣,單看造船業即可知。造船業以其使用的零部件多,涉及的供應鏈長,被稱為 “綜合工業之冠”,能拉動鋼鐵、有色金屬、機械、電子等50多個行業的發展。
同時,隨著我國造船業附加值的不斷提高,其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鏈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提升。
僅以大型豪華郵輪為例,整船需要2500萬個零件,其對產業鏈的帶動能力為1:14。業內預計,到2035年,僅郵輪行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可能達到近五千五百億元人民幣。
根據國際船舶網的測算,2022年世界新船成交額為1242.5億美元。2023年全球新船成交額有望保持增長。那么按照今年上半年,中國造船業新接訂單量占比超過70%計算,中國新造船成交額就有望超過6200億元。
除了造船業,深海油氣開采裝備、深海漁業養殖裝備、海上風電裝備等海洋裝備領域也同樣在高歌猛進。
本屆海裝展,即圍繞著海洋裝備所涉及各大細分領域展開設計,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主產區規劃有綠色能源動力、數智科技裝備、船舶制造、海工裝備等十五大展區,同時在冠城大通廣場規劃有戶外游艇及游艇生活分展區,在福州港馬尾青州作業區規劃有艦船展示分展區。主辦方中國船舶集團將廣邀我國海洋裝備領域骨干力量和主要供應商,展出最新成果,傳遞發展動態。金秋十月,全行業聚集福建福州,對福建海洋裝備行業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
據組委會介紹,中國船舶集團致力于將海裝展打造成為“世界級的海洋裝備展示窗口、專業化的海洋產業技術融合平臺、海洋裝備領域交流合作的橋梁紐帶”。為盡快實現這一目標,中國船舶集團還將其久負盛名、一年一度的海洋裝備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大會移師本屆海裝展現場舉辦。
因為一場展會而帶來的萬億商機正在福建悄然形成!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中國食用菌之都現代產業園總體規劃城市設計及2023-08-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