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一個“米”,右邊一個“齋”,這個字方言發音為“zie”,是福建福州的一種傳統小吃,主要用糯米、晚米經浸泡后磨成干漿,制作成米齋皮,內裝入果餡。這個字在福州大街小巷的招牌上能看到,卻在我們平時使用的手機、電腦等設備上,難以順暢的輸入與顯示。
或因缺少信息系統里的通用編碼,亦或編碼不被某個系統支持,都可能導致一個字無法輸入顯示的數字障礙。要解決這類問題,一個生僻字要經歷“發現、考證、編碼、擴容國標、字形設計、輸入顯示、推廣應用”等一系列環節。
其中,漢字編碼環節周期長、復雜性高,要對漢字的實際使用范圍、形音義正確性、字形區別與認同、文獻用例等進行大量考證,涉及語言文字、文化、信息技術、標準化等多個領域,需投入大量人力查找文獻古籍、搜尋實際應用案例。
去年11月,騰訊聯合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北京國家金融標準化研究院、漢儀字庫、OPPO、陜西歷史博物館等機構與企業,共同發起“漢字守護計劃”公益行動,發揮各自優勢并加大投入力度,加速貫通生僻字數字化全鏈路,旨在助力破解生僻字使用難題,重煥和傳承生僻字背后積淀的中華傳統文化。該計劃于今年4月20日世界中文日上線“生僻字征集”小程序,直接面向公眾征集無法輸入的生僻字。
最近,11月10日,“漢字守護計劃”公益行動發布一周年成果。官方指導“生僻字征集”小程序迄今有2500多萬人次參與,提交生僻字16800個。經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初篩,其中有457個生僻字尚未獲得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8030《信息技術 中文編碼字符集》編碼,但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或文化價值。據悉,這457個未編碼生僻字中,地名用字328個,占比72%,人名用字66個,占比14%。“米齋”這個字,正是其中之一。
為進一步助力提升申請編碼資料的考證效率,騰訊近期在“生僻字征集”小程序內全新上線 “救字文檔”功能,支持全國各地用戶低門檻參與,微信搜索“生僻字征集”小程序即可加入。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看見過這些字,或在古籍、地方志等文獻資料中發現這些字,都可以將這些信息拍照,填寫至“救字文檔”,資料匯集后,有助于專家更高效便捷地收集考證資料。
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中文信息研究室主任黃姍姍表示,“生僻字征集小程序以創新方式為‘收字’提供高效支撐,特別是此次篩選的457個未編碼漢字,更多來源于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有著很深的群眾基礎和鮮活的社會生命力。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正全力優先開展此批漢字的考證工作,加快推動編碼,擴容國標字庫。”
騰訊輸入法部總經理魯劍表示,“漢字守護計劃關注全鏈路,‘生僻字征集’小程序初見成效,核心在于以民生與文化為出發點,以數字科技匯聚公眾向善之力。此次開發‘救字文檔’,希望發揮平臺的連接作用,讓這些未編碼漢字盡早擁有‘數字身份’。同時,騰訊搜狗輸入法將繼續務實推進生僻字解決方案在金融、醫療等民生場景落地。”
責任編輯:趙睿
- 生僻字可輸入 騰訊聯合工信部電子標準院、漢儀字庫發起漢字守護計劃2022-11-11
- 生僻字影響保研怎么回事 生僻字為什么影響保研事件始末詳情2019-11-20
- 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怎么回事?生僻字成都垃圾分類版在哪里看2019-07-09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土巴兔最新家裝數據報告:“家消費”企穩攀升2023-11-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