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電商大戰剛剛過去,電商圈又迎來重磅資本大戲。近期,神秘的跨境電商巨頭SHEIN再次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預計此次IPO將把公司估值推升至900億美元,在國內電商圈僅次于阿里巴巴、拼多多,遠高于京東約440億美元的市值。
這家孵化于南京、崛起于廣州、業務主要在海外的跨境電商,此前曾多次傳出上市傳聞,但均被公司否認。此次IPO傳言能否兌現,引發市場關注。
市場瘋傳:秘密交表、邀請路演
最新傳聞是:SHEIN已秘密向美國證監會提交上市材料,此次赴美上市尋求估值或達900億美元,有投資人近日已收到路演邀請。對此,SHEIN總部工作人員回應稱,不太清楚IPO具體情況。
值得注意的還有,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美國國會給美國證監會發問詢信問詢SHEIN上市事宜。信中提及“SHEIN正急切地募資,并且落實在年底前IPO的計劃”。
盡管目前SHEIN上市尚未有確切的答案,但有專家認為,從理論上來看,此時SHEIN選擇赴美上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表示,SHEIN此前已有多次上市傳聞,近期的傳聞之所以更讓人相信,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中美雙邊關系的大環境明顯改善,隨著高層會晤的順利舉行,中美關系有望重回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這也有利于兩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利于中概股上市。二是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放緩,美股流動性和風險偏好有望明顯改善,利好SHEIN上市。三是目前SHEIN已經經歷了多輪融資,其背后資本亦有充分的動力推動SHEIN的上市。
根據公開資料,SHEIN在過去10年一共完成9輪融資,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其中,2022年SHEIN迎來高光時刻,老虎環球基金、紅杉中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博裕資本等共同投資10億美元,推動SHEIN估值升至100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最有價值初創公司。今年以來,SHEIN繼續獲得兩輪融資,但公司估值卻下降到660億美元,如今似乎希望通過赴美IPO沖擊900億美元估值。
趙慶明指出,隨著拼多多等國內電商巨頭加速出海,SHEIN在經營上面臨重大壓力,利用IPO籌集資金更好應對同業競爭,可能也是SHEIN選擇上市的重要原因。
據媒體報道,此前SHEIN高管向投資者透露,2022年其營收為227億美元;同期凈利潤為7億美元,雖然已連續四年實現盈利,但同比下降36%。這也被認為是SHEIN首次出現年度營收增速下滑、利潤減少。
在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看來,SHEIN業績增速放緩,很大一個因素是海外市場的消費增長乏力;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競爭越來越激烈。
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業務Temu去年9月上線,已經在美國等海外市場對SHEIN業績形成沖擊。據外媒報道,Temu今年5月首次在GMV和活躍用戶上超過SHEIN。此外,今年7月,Temu還向美國波士頓聯邦法院發起訴訟,起訴SHEIN違反美國反壟斷法,雙方的競爭似乎愈演愈烈。
900億美元獨角獸如何“養成”?
公開資料顯示,SHEIN的前身是成立于2008年的南京點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早期經營跨境婚紗電商;2012年以SHEINSIDE.COM的域名轉型跨境女裝,并采用獨立站模式;2015年SHEINSIDE更名為SHEIN并駛入發展快車道。
SHEIN的成功離不開其“小單快返”的模式。國信證券分析師張峻豪表示,在供應體系方面,SHEIN建立起了“小單快返”的柔性供應鏈體系,借助GoogleTrendsFinder等大數據工具洞察消費者需求,精準識別和預判流行趨勢,由需求端拉動企劃端,再于市場中小批量投放產品,根據需求端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實現以“天”為單位的產品迭代。
有分析指出,與國際快時尚巨頭ZARA相比,ZARA一款衣服的最小生產量是500件,而借助補貼工廠等方式,SHEIN一款衣服一次最少可以生產100件,然后根據消費者的購買反饋,銷量好再加單。這意味著,SHEIN押中爆款的概率更高。押中爆款后,SHEIN會繼續加單,大幅降低單件成本。
張毅看來,SHEIN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從產品角度而言,SHEIN將制造中心留在國內,而設計中心卻在發達國家。一方面,SHEIN利用國內制造業優勢打價格差異,如ZARA的連衣裙售價20美元,而SHEIN的連衣裙售價僅為ZARA一半,且質量更好。可以說,中國高效完整的服裝產業鏈為SHEIN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SHEIN利用國外設計中心對市場的靈敏把控,把不同款式的衣服設計出來,進行快速小批量的投放,并根據銷售量調整投放策略,讓產品款式更精準歐美市場。通過反復投放和測試,SHEIN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忠實粉絲群,獲得了高復購率。
張毅進一步指出,就營銷而言,SHEIN很早就開始跟海外各路網紅合作,通過贈送網紅新款服飾,讓后者試穿展示。短平快的社交營銷手段,讓SHEIN在最短時間觸達用戶群,也使得用戶獲得最多新鮮感。
借助上述“殺手锏”,SHEIN近年來在海外迅猛發展。根據胡潤百富日前公布的2023年全球獨角獸榜單顯示,SHEIN以4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估值排名第四,而排在前三名的分別是第一名字節跳動(估值13800億元);第二名SpaceX(估值9450億元),第三名螞蟻集團(估值8300億元)。
SHEIN還是中國企業嗎?
與在海外的高知名度相比,SHEIN在國內顯得異常低調、神秘,鮮少接受媒體采訪。公眾對該公司的國內名稱“希音”以及其創始人許仰天知之甚少,也很少關注到該公司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
SHEIN官網顯示,SHEIN的總部位于新加坡。SHEIN集團的主公司廣州希音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以及“SHEIN”“希音電商”等商標,已由一家位于新加坡的公司ROADGETBUSINESSPTE.LTD全資所有。
值得注意的還有,天眼查數據顯示,許仰天在國內曾任職過的10家企業,但有9家已注銷,目前僅存1家北京希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僅有5萬元人民幣。
對此,有媒體的解讀是,許仰天和SHEIN希望以此繞過中國境外IPO規定。
今年2月,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明確,發行人境外首次公開發行或者上市的,應當在境外提交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后3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備案。不過截至目前,在證監會官網尚未能看到SHEIN境外發行上市的備案公示及其他審查信息。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SHEIN公司主要面向國際電商市場,因此更好的政策與營商環境,更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根據目前國內相關法律,即使遷址,只要業務涉及中國也會受監管。
趙慶明則表示,考慮到當前國際局勢、貿易糾紛仍然復雜嚴峻,SHEIN搬遷總部可能是為了加速自身全球化戰略,輿論對此不必過分糾結。究其根本而言,SHEIN還是一家建立在中國制造基礎上的公司,其中國基因難以消除,其發展亦有利于增加中國就業、助推中國相關產業發展。
(文/陳康亮)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亞馬遜賣家有兩大“怕” 是不是說到了你的心坎里2023-10-08
- 鮮風送爽 引領風騷 霞浦館吸睛“跨交會”2023-09-23
- 跨境電商巨擘齊聚2023深圳服貿展暨深圳跨境電商展覽會2023-09-22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木蘭溪水質提升治理項目建設又迎新節點2023-11-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