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福建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守護文化根脈,綻放非遺光彩”實踐隊于1月29日至2月4日,赴漳浦縣開展了“返家鄉”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并融入“賡續中華文脈”的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實地考察,深入了解漳浦戲曲、剪紙、書畫等文化事業的發展歷程。
不負“鄉遇”漳浦行,領略魅力非遺興
1月29日至1月31日,實踐隊參觀漳浦縣竹馬戲(薌劇)非遺保護基地,了解薌劇歷史、特點、發展。國家三級導演楊順平、國家二級演員許美香闡述薌劇魅力與傳承艱辛。實踐隊深入了解薌劇表演藝術,參觀非遺傳承保護中心,了解中心成就、現狀,及通過社區、校園活動培養下一代對戲劇、家鄉文化認同。漳浦畫院陳中華副院長介紹漳浦書法藝術成就及全國地位。實踐隊領悟書法內涵,體驗創作樂趣;觀看新春聯歡節,對竹馬戲、薌劇、剪紙等非遺節目印象深刻;參與“送福送春聯”活動,傳承書法藝術、春節文化;參觀政協書畫展,感受書畫家對黨、祖國、人民、文化的熱愛。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培養隊員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起筆于賡續藍圖,落筆答傳承之干
2月1日至2月3日,實踐隊參觀陳燕榕剪紙藝術館,了解漳浦剪紙的歷史、技法及作品。漳浦剪紙源于唐宋,為非遺代表,特點為陽剪為主、陰剪為輔,構圖豐滿,風格細膩雅致。實踐隊欣賞陳燕榕作品,《百牛圖》、《老鼠娶親》等。陳燕榕強調剪紙走向世界,曾赴韓、新、美、非洲展示交流。實踐隊員體驗剪紙制作。參觀歐陽艷君剪紙藝術館,了解長排剪技藝。歐陽艷君表示,剪紙是情感表達,創新至關重要。非遺傳承需關注保護文化根脈。實踐隊開展公益剪紙活動,日新齋剪紙老師歐陽艷孜介紹了辦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實踐隊員們在歐陽老師指導下,學習剪紙技法,制作作品,分享樂趣,傳播文化。
木棉課堂進社區,浸潤文脈古韻新
2月4日,實踐隊赴福建漳浦縣綏南社區開展“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結合木棉課堂,讓居民和孩子們感受非遺文化。課堂上,剪紙傳承人盧淑蓉講述了漳浦剪紙歷史沿革和獨特技法。盧淑蓉作品獨具匠心,剪紙技藝高超,且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推出文創產品。她還是數學老師,將數學與剪紙藝術融合。活動中,隊員和盧淑蓉指導孩子們制作剪紙,體驗傳統藝術魅力。孩子們提高了動手能力,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理解。活動還開設了安全、環保教育課程,倡導節約資源、環保生活。
本次專題實踐活動使實踐隊員們不僅親身領略了漳浦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且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在參與非遺文化的傳承與推廣過程中,隊員們為家鄉的非遺保護與發展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實現了個人成長與提升。隊員們紛紛表示,他們將繼續深入挖掘漳浦乃至中華文脈,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家鄉及國家文化事業的傳承保護與發展繁榮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師大青年走進福建民俗博物館 領略閩都風貌2023-12-07
- 第四屆閩臺青年棒球邀請賽舉辦2023-05-30
- 福建師大教授黃黎星福州開講《節氣與易學》2023-05-07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福建農林大學海洋學院開展“藍色”耕讀教育教2024-02-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