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葉看中國,中國茶葉看福建。
作為一個茶香滿懷的省份,福建有著十分悠久的制茶歷史,是烏龍茶、白茶和紅茶的發源地。
世遺制茶技藝,福茶中的閩人智慧
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福建有六種制茶技藝位列其中。
其中,福鼎白茶歷史悠久,早在唐·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專家認為此處的白茶山是福鼎的太姥山,是白茶的發源地。
(太姥山 來源:福鼎宣傳部)
白茶是制作最簡單也是最接近天然的茶類。它不炒不揉,以萎凋作為核心工藝。在加工過程中,多憑靠陽光與風的參與,將自然的風味最大限度地留存下來。
它因芽頭肥壯,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滋味濃厚回甘或清鮮爽口,是茶類中的珍品。同時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坊間流傳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福鼎白茶 來源:福鼎宣傳部)
同樣入選世遺技藝的武夷巖茶獨有一股“巖骨花香”,則是由武夷山特殊的生態環境、氣候條件,和精湛的傳統制作技藝造就而成。
安溪鐵觀音,一茶有三香。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半發酵技藝,令其“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
多重窨制的福州茉莉花茶,見茶不見花、卻有茉莉香,飲上一口,沁人心脾、唇齒生花。
福安坦洋工夫,茶如其名,一番繁復精妙的制茶功夫,才得來香飄四海、茶中典范的美名。
自帶一股仙氣的漳平水仙,是烏龍茶類唯一緊壓茶,滋味濃醇甘爽,花香馥郁清高。
福茶有福器,紛繁多樣的閩人茶器
好茶配好器,好器襯茶香,福建有如此多的好茶,各式琳瑯滿目的茶器便也應運而生。
有“中國白”之稱的德化陶瓷被塑造成各形各樣的茶器,潔白如玉的細膩材質,將茶湯的本色圓滿呈現。
而釉黑的建盞則始于斗茶、茶百戲,杯中絢麗而神奇的斑紋承載著宋時便興盛的茶文化。
茶中六君子之一的茶則取材自竹藝、漆藝、陶瓷等,福建各地不同的特產與技藝為品茶這件雅事又添了幾分閑趣。
茶和天下·福茶文創待君揭榜
福建的茶與茶器,經由閩人智慧的雙手,揉入八閩各地的風土人情,成了享譽四海的福建標桿產品。
在此次“文創福建”2024年度主題征集活動中,設置了“茶和天下·福茶文創”征集類別。
【茶和天下·福茶文創】
圍繞“福”文化和茶文化元素以福鼎白茶、武夷巖茶、鐵觀音、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茶、漳平水仙茶等為基礎,創作具有文化性、藝術性、實用性的創意設計作品。作品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茶餅、茶磚等創意造型、茶禮包裝,茶寵、茶器、茶具、茶席等不同材質的文創產品,可為單件作品,也可為組合、系列作品。
歡迎各位愛茶之士
帶上您的優秀作品參與投稿
掃描下方海報,了解更多詳情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B太曝光杭州高價茶葉亂象 官方通報:該店涉嫌虛假宣傳2024-06-18
- 福建茶葉:山間片片葉 萬里茶飄香2024-05-13
- 加快發展茶行業新質生產力,小茶葉“鏈接”大產業2024-04-15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字節跳動捐贈500萬元 ,援助閩粵桂等受災地區2024-07-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