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夜,廈門筼筜湖畔,千人歡聚,骰子聲歡笑聲響徹湖畔,隨晚風飄至城市上空。每到這一刻,廈門人知道,萬眾期待的博餅狂歡季來了。而今年,這股博餅熱潮,將席卷全省九設區市。
8月6日晚,由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指導,海峽導報社、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迄今為止全國規模最大的一場博餅賽事——中國郎·福建博餅文化節在美麗的白鷺洲公園盛大開幕。
“八閩喝郎酒,中秋博豪車”,今年,中國郎·福建博餅文化節將攜手福建地區消費者共度“‘金’喜連連”“郎味十足”的中秋佳節。賽事將在全省九設區市巡回開展博餅活動,超過6萬人次參與。參賽者除了能獲得海量的郎酒好禮,賽事總冠軍還將斬獲百萬豪車大獎。
雙“非遺”雙向奔赴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相傳,中秋博餅是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此后,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廈門獨具特色的中秋傳統活動,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作為祖國大陸唯一以對臺宣傳為特色的都市報,海峽導報擁有報、網、端、微、雜志等影響力大、公信力強的全媒體平臺。本報主辦的“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自2005年以來迄今已成功舉辦了19屆,覆蓋海峽兩岸,每年都吸引了數十萬民眾熱情參與,有力地推動了博餅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2008年,“中秋博餅民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本報主辦的“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被列為“福建省對外民間交流重點項目”;“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古藺郎酒傳統釀造技藝”也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中國郎·福建博餅文化節,可謂雙“非遺”強強聯手,將閩南民俗盛事推廣到八閩大地,豐富全省居民的節日文化生活。在快樂和諧的節日氛圍中,“中國郎”與傳統文化民俗“共振”,將為福建消費者帶來一場美酒、時令與傳統佳節的聯袂盛宴。
郎酒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頭部品牌,持續堅守“釀極致好酒,唯客是尊”的初心,以極致“品質、品牌、品味”,矢志服務消費者美好生活。本次主辦中國郎·福建博餅文化節,是郎酒“向消費者再貼緊一點點”的生動實踐,牽手福建民眾最喜聞樂見的民俗活動,與特色民俗文化深度融合,融入八閩地區生活肌理,讓更多的消費者都能體驗這份帶著好彩頭的快樂,成為消費者美好生活的助力者。
喝郎酒贏好禮 百萬豪車等你來博
當晚,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陳輝宗,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編輯蘭鋒,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唐向陽,華鑫期貨董事長王海洋,廈門市閩南文化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主任、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葉細致,廈門市社科聯秘書長、一級調研員官威,廈門市臺商協會副會長蘇斐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僑聯副主席、烏魯木齊市政府經濟顧問陳少欽,郎酒股份宣傳總監、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市場部總經理張繼,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辦公室主任婁孝欽,海峽導報社社長林世雄,海峽導報社總編輯陳創業,海峽導報社副總編輯鐘金華,海峽導報社社委林靖東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郎酒七大戰略產品秀同步舉行。郎酒七大戰略產品亮相,如同郎酒品牌的一張張名片,傳遞出品牌的自信與豪邁。賽事王中王大獎——梅賽德斯奔馳S400的霸氣出場,將現場氣氛瞬間推至最高點。大獎揭幕后,領導嘉賓們共同為博餅賽事擲出“頭骰”,發出了中國郎·福建博餅文化節開博的信號。隨后,現場50桌同時開博,骰子在博餅碗中叮當作響,場面十分壯觀。
近千人在現場一試身手,未落定的骰子牽動著全桌人的眼神和心緒,一次次投擲飽含興奮與期待,一張張笑臉凸顯收獲和滿足。經過緊張刺激的比拼,參賽選手將各色好禮收入囊中,每桌誕生的狀元也將晉級半決賽。
福建福見,中秋有福。8月6日—9月14日,全省九設區市的居民按參賽規則購買郎酒,滿額即可獲得對應的博餅資格(參賽券),贏取驚喜好禮,沖擊百萬豪車大獎。多買多得名額,贈完為止。參與方式詳情請聯系福建當地郎酒經銷商。
廈門、福州、莆田、三明、泉州、漳州、龍巖、南平、寧德地區的郎酒消費者可參加主辦方在各地定點舉辦的博餅初賽場次,參與初賽。初賽規模超6萬人次。初賽狀元可獲得半決賽券1張,參與半決賽;半決賽狀元可獲得決賽券1張,參與決賽暨總決賽;總決賽狀元們將現場角逐價值百萬的奔馳S400大獎。
海峽導報社社長林世雄
賽事三大升級
在八閩大地弘揚博餅文化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黨中央、國務院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重要推進年,更是海峽導報創刊25周年。在這一特殊的年份里,我們攜手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將中秋博餅進行了三大升級:
第一個升級,范圍升級。將閩南民俗盛事推廣到八閩大地,在全省九設區市巡回開展博餅活動。第二個升級,獎品升級。狀元王中王為價值百萬的高級轎車。第三個升級,文化升級。攜手郎酒,共同傳承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推動媒企強強聯合、融合發展。“釀好酒”是郎酒的使命;“辦好報”是導報的宗旨;同樣,“博好彩”是博餅文化節的意義所在。我們希望,通過福建博餅文化節將博餅文化在八閩大地發揚光大,越做越好,越受全省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葉細致
擴大博餅文化外延
推動閩南文化走向世界
廈門中秋博餅民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般情況下都在中秋節或中秋前后舉行,但隨著時代發展和百姓生活需求,博餅文化的外延不斷擴大。今年在海峽導報的招引下,不斷加強對博餅文化的宣傳,將博餅民俗推廣到福建九設區市,這就是閩南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一次嘗試和實踐,相信博餅文化將得到更好地弘揚與傳播。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首宗“交地即整體開工”項目落地銀城2024-08-09
- 酷暑炎炎 廈門太古可口可樂為戶外一線工作者送上清涼正能量2024-08-08
- 福建廈門港:推進智慧轉型顯成效2024-08-08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永泰供電:以“機巡”助力迎峰度夏電力平穩2024-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