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青”聽鄉土實踐隊集結湖坑鎮,立足“紅、綠、文、旅”奏響“富民強村”進行曲的實踐,聚焦“實地研學+座談謀徑”,打通兩位一體的特色實踐服務。
豐盛片區——智探農業
為深入了解湖坑鎮在無人機植保、農業大數據分析等現代農業技術方面的應用與實踐,7月4日上午,實踐隊在產業園技術人員帶領下,前往江昊現代農業產業園。參觀煙草生產和蔬果種植大棚,學習相關農業技術與機械工作原理,切身感受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生產的效益。并與負責人探討湖坑鎮如何依托農業優勢,引進現代農業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整合資源,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科技化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了解煙草生產機器原理 攝:曾議樟
實踐隊員觀摩研究蔬果營養供應線路 攝:劉陳璟
奧杳片區——研途筑基
7月5日下午,實踐隊前往奧杳片區進行調研。在吳屋村辣椒基地負責人的帶領下,實踐隊在田間勘察區域土地整理建設情況,辣椒水稻輪作模式對當地農耕的適配度,學習辣椒采摘技藝、分類策略等過程。
實踐隊深入田間地頭研究區域土地整理建設情況 攝:吳閩欣
在山下村、奧杳村、樓下村等村莊內采訪農戶、商販、孩童,開展問卷調查。傾聽目前村民對土地經營、產業發展、土地利用效率等的看法與建議;仔細分析以“兩治一拆”為主題的人居環境整治活動、“河長制”河道生態環境治理等項目對村莊整體風貌的改善效果。通過訪談與問卷的回收分析,為湖坑鎮做好鄉村振興背調,提供真實客觀的數據。
實踐隊員采訪農戶 攝:雷王致誠
集鎮片區——座談策進
7月6日下午,湖坑鎮政府與實踐隊開展座談會,實踐隊對調研成果進行初步匯報。
實踐隊與湖坑鎮人民政府開展座談會 攝:曾瑾
實踐隊員吳閩欣提出,鄉村振興的主體是廣大農村農民,但人居環境質量不高易帶來鄉風文明亞健康。應盡快調動和提升廣大農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治理的意識和能力,實現早參與、早治理、早受益。實踐隊員陳樂妤表示,全鎮農業大部分采用了現代的播種技術、無土栽培以及可控溫的溫室大棚等,技術革新有助于形成良性的農業現代化產業鏈,特別是對于農村人口“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現象突出,農業發展日益衰退這些現象,現代化農業尤為重要。
實踐隊員發表言論 攝:巫雯穎
鄉村振興主任簡俊金充分肯定了實踐隊細心觀察、深入鉆研的實踐作風,并與實踐隊交流關于湖坑鎮耕地占比大但撂荒現象嚴重的成因機理,得出了勞動力的老齡化、山區的耕作條件差、水利設施的不完善、農業的經濟價值相較其他產業較低等結論。
積羽沉舟,跬步千里。鄉村振興的道路并非僅僅是冰冷的機械化進程,而是一次需要人與人之間上下一心、團結協作的暖心之旅。未來,福建農林大學“青”聽鄉土實踐隊將爭當奮進者,及時關注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建設的實時動態;勇做開拓者,敢于突破傳統思維桎梏,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助推文旅共榮;甘為奉獻者,把個人價值融入振興大局中,做鄉村建設的鋪路石。
文字供稿:陳樂妤 魏宇亭 方博文
圖片來源:劉陳璟 雷王致誠 吳閩欣 曾議樟 曾瑾 巫雯穎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開展生態主題實踐活動2024-07-24
-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入駐屏南山蒼子科技小院2024-07-19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暑期實踐隊泉州開展社會實踐2024-07-19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2024年“文明大篷車”進社區文明實踐活動在榕2024-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