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日本語言與文化學院學子們組成的福耀海絲實踐隊赴福清開展“黃檗文化”暑期實踐活動,尋找“隱元”足跡,探索“黃檗文化”。
據了解,福清是黃檗文化發源地、日本黃檗宗創宗祖師隱元禪師的家鄉。1654年,中國高僧隱元禪師率弟子應邀東渡日本,不僅向日本傳播了佛法,還將中國的建筑、雕塑、書畫、音樂、烹飪、茶道等傳到日本,形成了著名的黃檗文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作出重要貢獻。
“黃檗文化在中日兩國間有什么影響力?”“黃檗文化在國內傳承和弘揚存在什么問題?”帶著疑問和想法,實踐隊成員踏上這段調研之路。
實踐隊參觀福清黃檗文化展示館(福耀海絲實踐隊供圖)
來到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福清僑鄉博物館等地,實踐隊成員在日本籍教師西村秀樹帶領下,與專家學者開展座談交流,聽取黃檗文化的歷史、內涵和國際影響力,了解隱元大師非凡卓越的生命歷程。
“黃檗文化作為福清僑鄉特色文化,涵蓋思想、建筑、雕刻、繪畫、飲食、醫學等方面,福清僑鄉博物館內珍藏許多黃檗文化遺寶,不少由海內外收藏家所捐贈,對研究和弘揚黃檗文化、增進中日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西村秀樹介紹說。
了解黃檗文化,不僅需要實地感受,專業指導也尤為重要。實踐隊聘請廈門大學教授林觀潮、福清市博物館館長毛胤云、福清黃檗文化促進會秘書長念家圣為學術顧問,并獲贈黃檗文化研究相關書籍。當天,鄭訓焓代表實踐隊向博物館贈送了《陳嘉庚福清見聞》等相關資料,填補了陳嘉庚在福清缺失的歷史記載。實踐隊還進行了黃檗古籍善本電子化掃描、黃檗扇面書法、黃檗煎茶包裝等實踐活動,對黃檗文化有了更深入地認識和理解。
特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看點依然不少。在福清,實踐隊先后參觀了福清市上逕鎮東林村隱元故里,福建嵐湖山茶業和福清東張窯遺址,了解當地如何通過黃檗文化、福清煎茶文化、東張宋窯黑瓷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
福耀海絲實踐隊長鄭訓焓在介紹“黃檗底款黑釉盞”(福耀海絲實踐隊供圖)
作為日本茶道主要的茶器具——茶盞,也與福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來到福清東張宋窯遺址石坑村附近的山林中,裸露的土地中隨處可見零散分布的黑瓷碎片,燒窯的痕跡、窯址的布局,訴說著千年文明回響。
“宋代福清東張宋窯燒制的黑瓷曾經大量出口到日本等國,成為福建海絲文化的名片。”東張窯黑釉瓷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林秀光介紹說。福清東張窯燒制的黑釉、兔毫茶盞形狀和制作風格與建盞極為相似。東張窯盞造型黑而潤澤,釉面斑紋變幻莫測,流傳至日本,被視為茶道之圣器。如今,日本茶道人士還不斷派遣代表團到福清尋根溯源,成為中日民間文化交流一項重要活動。
實踐隊成員體驗東張窯的燒制流程(福耀海絲實踐隊供圖)
實踐期間,實踐隊詳細了解了東張窯的燒制流程,還獲贈東張窯盞。雙方將共同合作推進“東張窯文化研學基地”的建設,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印象黃檗——“茶·盞·版”非遺文化傳承之黑釉瓷精品展》同期在福清黃檗文化展示館展出,實踐隊也帶來了其文創產品--“黃檗底款黑釉盞”。據了解,實踐隊還與相關茶產業者計劃合作開發茶相關“文創產品”,整合雙方資源優勢,實踐隊將在組織、策劃、宣傳、產品設計及生產等方面給予“智力支撐”,進一步探索傳統茶文化創新性轉化和創造性發展的可行性。(鄭訓焓)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今年計劃招生4690人2023-06-14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研“約”獻策,筑基2024-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