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由福建江夏學院、壽寧縣委宣傳部主辦,福建江夏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和福建江夏學院馮夢龍文化研究所共同承辦,福建商學院傳媒與會展學院、壽寧縣馮夢龍傳統文化研究會、蘇州馮夢龍研究會、三明市三元區陳大鎮棕南村聯合協辦的“2024年馮夢龍文化學術論壇”在福建江夏學院舉行。
本次論壇以“文學傳統與新時代文化價值:紀念馮夢龍誕辰450周年研討會”為主題,旨在深入挖掘馮夢龍文化資源,探討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文化價值與傳承路徑,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福建江夏學院設計與創意學院葉曉玲書記指出,本次論壇對于傳承和弘揚馮夢龍文化的重要意義。在主題報告中,福建師范大學齊裕焜教授回顧了馮夢龍研究的歷史,充分肯定了福建學者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應重視隊伍建設,鼓勵青年學者積極參與,加強學術交流,通過影視、讀物、展覽等形式拓展傳播渠道,確保研究工作的持續發展。安徽師范大學王昊教授分享了其教育部項目成果中有關“三言二拍”中“以戲入稗”現象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強調了對“以戲入稗”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古代小說與戲曲的互動關系的重要性。福建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閩江學院鄒自振教授將馮夢龍改本《風流夢》與湯顯祖《牡丹亭》進行比較,并探討了馮夢龍的編劇理論及其價值。福建師范大學涂秀虹教授則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弘揚相關議題作了發言。涂教授指出福建建陽刻書業對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有重要影響,其刊刻的小說題材反映了閩學精神,特別是朱子理學的影響。建陽刻書業不僅在技術上推動小說繁榮,更在內容和風格上深刻體現了閩學精神,成為教化人心的重要載體。
分論壇上,來自福建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集美大學、福建理工大學、閩江學院及壽寧縣宣傳部等單位的30余位專家學者及研究生齊聚一堂,就馮夢龍的編輯與出版活動、從政經歷與文學創作的關聯、小說的翻譯傳播等議題,展開了全面而深入的學術探討,為馮夢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鮮活力量與前瞻動力。(馮夢龍文化研究所提供)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江夏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赴莆田仙游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2024-07-12
- 福建江夏學院:點亮福州文創產業 傳承與創新共融發展2024-04-21
- “一帶一路”高質量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國際論壇在福建江夏學院舉辦2023-10-15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踐行“大食物觀” 共謀餐農融合發展 榕城餐農2024-12-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