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2月30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30日上午,“回望家園”吳錦輝鋼筆畫藝術展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塔巷28號正式開展,美術界代表、知名畫家、藝術評論家、學者等近百人參與活動。
活動現場。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吳錦輝,古田人。自幼好古喜畫,1999年廈大美術系畢業,長期從事美術教育。2013年作品《藍洞歸云》參加省美協第十七回東海浪展;2015年作品《東園雅趣》參加全省中小學教師書畫展。現為寧德市美協理事,福州鼓樓區美協常務理事、古田縣美協副主席,匯藝美術館館長。
據了解,鋼筆畫起源于19世紀末的歐洲,20世紀30年代傳入中國,是一種以硬筆表現和黑白交替為特色的繪畫類別。此次藝術展,展示了吳錦輝歷時幾十年,走遍故鄉山山水水,査閱古今中外大量資料,以福州三坊七巷和古田人文背景為題材創作的69幅鋼筆畫作品。
現場市民參觀畫展。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活動現場,鼓樓區美協主席王兆乃,古田縣委宣傳部部長張肖楓,福建省美協負責人、省畫院副院長呂承堅致開幕辭,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陸開錦宣布畫展開幕。
“故鄉,是藝術靈感的源泉;家園,是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古田縣委宣傳部部長張肖楓在致辭中說,古田青年畫家吳錦輝通過鋼筆畫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以福州老街區和古田舊村落為題材,創作了一大批美術作品。每一幅畫作,都是對家鄉景物的呈現,對風土人情的詮釋,對家園情感的流露。希望大家通過這樣一場畫展,回首往昔的時光,回望曾經的家園,喚起記憶中的“鄉愁”。
現場來賓分享畫作看法。主辦方 供圖
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陸開錦告訴記者,鋼筆畫在福建有著很好的積淀和傳承,吳錦輝長期從事鋼筆畫創作,用鋼筆描繪了許多家園舊景,留下了不少珍貴記憶。“我們在往前走的同時,回望下自己生活過的家園,不要忘了我們來時的路,不要忘了我們的根。”
現場來賓分享畫作看法。主辦方 供圖
畫家吳錦輝分享了本次畫展的主題——家園是每個人心底揮之不去的鄉愁。他說:“在城鎮化進程迅猛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一邊建設,一邊失去,時代的浪潮不僅淹沒了舊有的生活方式和傳統,也淹沒了那純真、美好、樸素的童年記憶。面對漸行漸遠的家園,我們該如何記得住過往,留得住鄉愁,還原我們每個人血液里涌動的鄉魂?”于是,他走遍故鄉的山山水水,十幾年如一日,用細膩的筆觸記錄、修復故土的記憶,并定格在咫尺中,以鋼筆畫展覽的形式,與觀者一起攜手重溫故土的美好時光同游內心深處的精神家園。
吳錦輝介紹描繪福州古城舊貌的鋼筆畫長卷。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展廳內,兩幅分別展現福州與古田兩座古城舊貌的鋼筆畫長卷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據吳錦輝介紹,福州這幅長卷是基于自己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而作。派江吻海,山水相依,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在他眼中,福州這片土地有著獨特的魅力。城中每一寸土地的故事,都是其心中珍貴的回憶;另一幅玉田古韻,則是在吳錦輝在臨摹“清明上河圖”的同時想到自己的家鄉“古田縣”老城,也有相同的命運,也是被淹沒在水底,因此而觸動了內心,由此產生創作的靈感。在創作前期,他做了很多調查與挖掘,有通過資料,有通過老人家的口述等,收集資料后用畫的形式體現出古縣城的秀美風光。
文學界前輩交流畫作。主辦方 供圖
吳錦輝熱切期望有更多的藝術形式的表達,來參與故鄉的文創和鄉村的建設,他也堅信,這種集體記憶的重塑,必將引起所有熱愛家鄉的建設者們的廣泛共鳴,并終將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流傳后世。
AI動畫讓鋼筆畫“活起來”。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 攝
記者了解到,本次畫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歡迎市民在此期間前往三坊七巷塔巷28號觀展。
本次活動由福州市鼓樓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寧德市古田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寧德市美術家協會、福州市鼓樓區美術家協會、古田縣美術家協會、福建海峽法律研究院承辦。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千年閩菜 全球共享”福州市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口號發布暨服務消費季系列活動盛大啟幕2024-12-30
- 緣聚榕雋惠澤玉商 福州市玉山商會第三屆會員大會暨理(監)事會就職典禮成功舉辦2024-12-30
- 大學生項目策劃設計方案征集活動頒獎在福州舉辦2024-12-30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胖東來模式永輝調改店鼓樓首秀,“福州特色商2024-12-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