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寧德7歲的女童小怡,近兩個月突然頻繁說自己眼睛看不清,不久前學校視力檢查結果也顯示其視力不佳。這引起了家長的重視,隨即帶著小怡就診當地眼科醫院。醫生初步判斷可能為弱視,建議轉診至大醫院做進一步診治。
日前,小怡來到福州愛爾眼科醫院接受檢查,其雙眼視力僅有0.2,并且矯正沒有明顯提高,而散瞳驗光結果顯示小怡雙眼屈光度正常,眼位正常,眼球運動自如。面對這一情況,視光科主任余梅仙并未急于下診斷,而是建議小怡進行更為全面的檢查。
經過視覺電生理(VEP)檢查和眼底檢查,均未發現異常,余梅仙主任據此排除了小怡雙眼器質性病變以及弱視的可能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小怡視力低下呢?
小怡眼底照相無異常
余梅仙主任心中已有了初步答案。在門診中,她與小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最終證實了她的診斷——癔癥性視力下降。原來,小怡的爸爸工作繁忙,平時主要由媽媽陪伴。半年前,弟弟出生后,媽媽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弟弟身上,忽略了小怡的感受。
余梅仙主任解釋,癔癥性視力下降是大腦皮層受到刺激后導致的非器質性眼部運動或感覺障礙,是一種心理性的視力下降,易發于性格內向、情感脆弱敏感的人群。兒童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受周圍環境、壓力等因素的影響,更易患病,且常見于6-12歲的兒童。
為了明確這一診斷,余梅仙主任對小怡進行了心理疏導,不僅給予她鼓勵和表揚,還送了她一個可愛的小禮物。隨后,換單個視標進行視力檢查,果然,小怡的雙眼視力恢復到了1.0。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視光科主任余梅仙
癔癥性視力下降往往發病突然、病情嚴重,短時間內找不到器質性病因,在臨床中常被誤診,得不到針對性的治療。近年來,隨著社會環境競爭日益激烈、學習壓力增加,兒童癔癥性視力下降的發病率呈升高的趨勢。
癔癥性眼病治療應以綜合性治療為原則,包括心理治療、環境治療、暗示治療、藥物治療,其中主要采取心理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和家長同時給予患兒心理支持,幫助患兒了解疾病原因,多加鼓勵,使其建立治病信心,克服不當情緒反應和情緒特征,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余梅仙主任提醒多孩家庭的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平衡對孩子們的愛,避免讓孩子產生心理落差感。如果兒童出現突發視力下降等情況,在排除眼部相關疾病后,要重點考慮心理精神因素,盡早帶孩子就醫。
責任編輯:趙睿
- 男孩看不清黑板被當做弱視治療,半年后查出不可逆致盲眼病2025-04-07
- 乍暖還寒時節 警惕“視力小偷”2025-03-10
- “能看清就不會拖累孩子了!”這個公益項目助六旬阿姨告別摸黑生活2025-02-20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福州屏山社區開展“傳承榕城文脈 共護清明新2025-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