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 商城 海角社區 全城熱戀 房子 汽車 電子報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 > 旅游 > 環游全球 > 正文

      如何把窮游變富,又如何把富游變窮

      我一直相信,旅行能夠改變人生,旅行能夠使人生幸福,甚至旅行就是幸福生活的本身;我也一直知曉,旅行可能是趕潮流慕虛榮遭罪和找麻煩,甚至是給孩子負面教育挖的一個最大的坑。

      那么,同樣的目的地,同樣的時間,同樣的花費,同樣的帶著孩子,為什么有些旅行值得一生回味,而有些旅行讓人倍覺人生失敗?兩者的區別究竟在哪里呢?我試著整理了這九條”千萬要“和”千萬不要“,與各位共同探討。熱烈歡迎留言贊美&拍磚。

      第一、把擔心麻煩的時間用來憧憬和享受旅行。

      掐指算來,盡管我們三口已經旅行過幾大洲十幾個國家,但奶奶已經明確表示非常不喜歡跟我們出去旅行。每次臨出門,奶奶都會用同情、擔心等各類復雜的表情包來面對我們:

      擔 心:到了地方一定要給我一個電話!(潛臺詞:阿彌陀佛,千萬不要飛機失事,不要火車出軌)

      同 情:丸子,多吃一頓餃子,出去外國只有面包漢堡,連口熱粥都喝不著(深切同情中)

      心疼錢:出門吃飯喝水上廁所都要錢,瞧一眼山也要錢,看一眼水也要錢,看你是游客就提價……(太難理解為什么要出門找罪受了)

      心疼身體:趕緊好好休息,出去人都曬黑了,也瘦了,趕緊好好睡覺吃飯補一補。

      我必須承認:出門旅行肯定比宅在家里麻煩,會遇到不習慣的食物,可能會生病,也可能有安全問題,肯定會旅途勞頓。簡直是自找麻煩,簡直就是找罪受!

      旅行也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麻煩、未知和困難組成的,但這遠遠不是旅行的全部,就像我們的人生。如果把時間和心境都沉浸在擔心這些麻煩上面,那么你也許永遠都出不了門,也永遠享受不到旅行的樂趣。

      而在我看來,旅行的大部分樂趣,來源于心理上的憧憬和想象,到了目的地之后的一一印證,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新鮮的意料之外的發現。而種種麻煩、困難,反而會令這些快樂更加豐滿而富有層次。

      另外,我還想提及一個有點懸乎的“吸引力法則”,那就是樂觀激情的人總是有更多好運氣,擔心生病的人真的更容易生病——不信你去看兩本書《吸引力法則》和《秘密》,這兩本讀起來非常流暢的書也許會讓你以后的歲月過得愉快很多。

      第二、讓孩子參與其中,而不是服務孩子。

      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很多家長特別怕孩子遇到麻煩。恨不得把孩子放進一個保險箱里,最好什么困難也不要遇到。

      于是,帶孩子去旅行,那不是自找麻煩嗎?!就算去旅行了,也把孩子可能遇到的所有麻煩都屏蔽掉,似乎,這樣的旅行才是完美的,才是讓孩子真正享受的。

      殊不知,這樣的旅行恰恰是剝奪了孩子從真實的世界中,真實的生活中學習的權利。要知道,從來都沒有什么完美無缺的世界,那么,在旅行中,是最好的一種學習、一種體驗。

      我覺得,這是帶孩子去旅行的一個前提。

      我們帶孩子去旅行,不僅不要怕麻煩,甚至還有故意制造麻煩,要讓孩子學會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有了麻煩,才能成長。而解決麻煩,享受未知,那才是旅行的快樂。

      不要圖省事,把行程交給旅行社,讓別人安排;要帶著孩子一起制定計劃,讓孩子選擇自己的旅行。

      一次家庭旅行,會涉及到日程的選擇,目的地的選擇,交通工具的選擇,酒店公寓的選擇,玩樂項目的選擇……這些工作,是家長委托給旅行社,還是自己來制定,完全是兩種效果;如果家長能夠帶著孩子一起來制定,那就會有第三種效果。

      第一種委托給旅行社,看似輕松省事,其實就是浪費錢。很多人說旅行體驗不好,去了也白去,甚至是“負去”,指的就是這類旅行。

      第二種家長自己制定行程,不讓孩子費事,看似家長很負責任,其實效果也會打折。家長往往要體現出旅行中教育的重要性,給孩子排滿了參觀和學習的項目。但是,如果孩子根本就不感興趣,那么,這趟旅行注定也是不愉快的。

      第三種家長帶著孩子制定,則讓孩子從小學會規劃一個項目的能力。去哪里,怎么去,住哪里,玩兒什么,這可是一項大工程,每一個選擇,都意味著數據與資料的收集、橫向與縱向的分析,然后是不同條件的比較,最后是綜合地做出決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掌握這些很重要的能力。更重要的,自己參與的事情,他就不會在那里抱怨,而是全力地去感受每一個細節。

      第三、在一個地方呆下去,而不是七天十國,旅行的本質是體驗,而不是收集去了多少地方。

      不要貪多貪炫耀,七天十國的旅行,基本等于沒去;在一個地方呆下去,才能真正地體驗到當地的文化。

      帶孩子去旅行,自然和商務旅行,還有年輕人的旅行要不一樣。其中一個最大的不一樣,就是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

      因為孩子的知識儲備還不夠,所以,孩子需要慢慢地感受,才能有所領悟。如果僅僅是走馬觀花地趕路,那孩子基本什么也記不住了。

      我們帶孩子旅行,已經逐漸地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基本上在每個地方都住一個星期以上。有了充裕的時間,就不會有急匆匆的心態,就不會全家都忙著去拍照留言,而是可以從容地去慢慢感受。

      只有用很長的時間,去慢下來,才有可能讓旅行在心中留下印記。

      第四、去自己內心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去潮流流行的地方

      很多人帶孩子去旅行,明顯看得出來是跟風;很多人帶孩子去旅行,主要是為了炫耀。

      其實,我們去旅行,不是為了拍照片發朋友圈的——分享自然會增加旅行的樂趣,但絕對不是目的——孩子在旅行中接觸不同的文化,體驗不同的生活,遇到新的朋友,增強某種性格,這些才是旅行真正寶藏。

      別人的孩子去迪斯尼,自己也要帶孩子去迪斯尼;別人的孩子暑假要去美國,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去美國。其實,真的是大可不必。別人有別人要去的理由,你如果沒有內心的沖動,去多少次也是白搭。

      帶孩子去旅行,一定要是孩子從自己內心的角度,特別想去的地方。那么,有家長說了,“屁大點兒的孩子,怎么知道自己想去哪兒”。是的,當家長不讓孩子大量地閱讀,不尊重孩子自己的興趣,不陪伴孩子的生活,不傾聽孩子的聲音,自然會這樣說了。

      但是,每個孩子其實都有自己熱愛的東西的,這些東西,就是旅行的源頭。喜歡自然的,喜歡運動的,喜歡動物的,喜歡藝術的,喜歡科技的……甚至,喜歡某一本書的,喜歡某一部電影的——這些都可以成為一次旅行的出發點。

      前一段,小丸子看了BBC的《新福爾摩斯》,又找來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圖書來看,然后跟我說,“很想去英國,去貝克街221B”。這就是去英國旅行的一個很美好的動機,為什么不可以呢?

      第五、跳蚤市場、市集、菜市場、面包店和美術館博物館同等重要。

      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出來一次不容易,于是,就恨不得每次旅行都跟上培訓班似的,一個景點接著一個景點,一個博物館接著一個博物館——直到看吐了為止。

      別說孩子了,就算大人也會覺得痛苦的。

      旅行可以幫助孩子成長,但是旅行不是讓孩子去上課的。家長如果只是一味地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旅行的性價比上去考慮問題,覺得如果不去到幾十個地點,不學習到具體的知識,“那旅行的錢不就是白花了嗎”。這樣的話,往往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厭惡旅行,反而什么也收獲不到。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當然要快樂和有趣。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要如此。

      跳蚤市場、市集、菜市場、面包店,這些生活中的場景,雖然每個地方都有,但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對于孩子的旅行來說,能夠發現同類的東西不一樣的地方,也就增長了見識,學習了知識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菜市場和美術館其實是同樣重要的。也所以,不要追求面子,旅行是一項長期的培養,

      第六、旅行不是體驗超出自己能力的奢侈生活

      很多家長秉承傳統的窮家富路的觀念,平時自己都不舍得坐商務艙,帶孩子就坐;平時不住貴酒店,帶孩子就只住五星級;平時自己生活簡樸,帶孩子出去就大手大腳,吃貴的,買貴的……這些做法,還美其名曰:旅行,就是體驗好東西!

      是的,旅行是體驗,是要體驗好東西。但是,不是體驗奢侈的生活,更不是體驗超出自己能力的奢侈生活。

      孩子見識好東西,可以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培養自信。但是,如果過了頭,那么孩子會覺得這些是他應該有的,反而會瞧不起自己日常的生活。那么,真的是適得其反了。

      也就是說,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旅行只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任何經濟能力的人,都能夠從旅行中發現獨有的樂趣。游輪直升機七星級酒店是旅行,背包露營吃自制便當也是旅行。

      我們和孩子都要從發現和體驗中去尋找旅行的樂趣,去體會到人生的自信,那其實就是你一直想帶給孩子的幸福生活的能力。

      第七、找當地人的優點,不要找當地人缺點,因為找缺點對于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對旅行者本人沒有好處。

      不要找別人的缺點,動不動就和自己家里比較,旅行不是為了讓我們更狹隘;而是讓我們更寬容。只有抱著發行美欣賞美的心態,我們才能收獲更多。

      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國家榮譽感、民族自信心,帶著孩子去旅行的時候,動不動就去貶損旅行地的各種情況。

      “你看,巴黎的樓真矮的,比我們上海的差遠了”

      “還用手抓著吃飯,太不衛生了,太落后了”

      “滿大街都是破舊的小車,連豪車都沒幾輛”

      “城市里還是石子路,咱們村里都有柏油路了”

      “這都穿的什么衣服啊,白給我都不要”

      難道,我們旅行就是為了去別的地方“找缺點”的嗎?難道就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優越感的嗎?

      殊不知,你以為別人的缺點,有的是宗教的信仰,有的是傳統的文化,有的,恰恰是對方的優點,只不過你根本不知道、也不理解而已。

      這幾年,我的很多朋友在做出國游,我都跟他們建議:一定要抱著向這個國家和民族學習的態度去旅行,甚至要讓孩子在旅行中盡量用當地人的優點,比如日本團要講究收拾整潔精致,法國團要藝術化和浪漫,而德國團要強調嚴謹和理性之美。

      讓孩子在旅行中,更多地去發現,有一雙“發現別人美好的眼睛”,比“給別人挑刺的眼睛”要好得多。

      第八、有一條國際舌頭比有一顆中國胃,對孩子有用得多。

      很多人出來旅行,行李里裝著方便面、榨菜、大米和熬粥電鍋,出門必尋中餐館,不時刻強調自己有一顆強大的“中國胃”就無法生存。

      我覺得如果老人家已經一大把年紀,很難改變就算了。父母作為孩子的學習對象,并且盼望孩子成為國際化的地球公民的話,還是應該做一些表率出來。

      事實上,日本的壽司,印度的飛餅,美式牛排,土耳其烤肉、法國料理……世界各國的美食,本來就是旅行的一大快樂,多去吃一些正宗的當地食物吧,大餐館小吃店,甚至在菜市場買了現到網上找食譜,都能讓全家都舌頭和胃過得幸福。

      對于孩子來說,有一條“國際的舌頭”比有一個“中國胃”要好得太多太多。

      第九、整理照片比秀照片更重要,旅行給自己看比給別人看更重要。

      去年童書媽媽整個團隊在巴厘島呆了一周,我們在海邊的度假酒店泳池邊曬太陽時,發現有不少打扮入時的女子,拿著自拍桿,在海景前、泳池邊擺出各路姿勢,拍了照片就走了。

      這令我非常驚訝,我知道很多跟旅行社的人旅行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我也知道大家戲稱黃金周旅行為“朋友圈攝影比賽”,但看見旅行甚至度假本身,真的變成了自拍桿拍照和秀朋友圈,那一刻我真的是呆掉了。

      如果要我說我最不想我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首選是這些把旅行當成秀照片的人,因為這意味著她的人生將充滿虛榮和華而不實。

      照片能夠給我們留下很多美好的記憶,但拍照炫耀不能代替旅行本身。我們在旅行過程中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拍照,那是因為攝影也是記錄旅行的重要方式,攝影如果變成創作,那么那也是對旅行的一種深度理解。這跟我們寫作游記的重要性是一樣的。

      我們甚至在旅行過后,會整理成PPT做家庭看片會,跟孩子一幀一幀回顧旅程時,我們曾經熱淚盈眶過。

      把一場窮游變富,或者把一場富游變窮,其區別僅僅在于,我們是否誠懇地面對我們的內心,我們是否從內心體驗出發去實踐我們的旅程。其實,人生這個漫長而偉大的旅程又何嘗不是如此?

      責任編輯:林晗枝
      關注微博 新聞先知道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精品宾馆在线精品酒店|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软件|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AV成人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