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距離張掖市區30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是中國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觀賞價值。
盡管彩色丹霞開發的時間僅有10年左右,但隨著姜文《太陽照常升起》、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及各路旅游達人、攝影愛好者的口耳相傳極力推薦,這里也成為張掖,乃至整條絲路上最知名的景點。
13年6月我在這里就曾被它的色彩所驚艷,如今再次走入這個小鎮,原本安靜的地方早已變得熱鬧起來,當地人沿街叫賣著特產,游人絡繹不絕,車輛更是擠滿了整個停車場。
現在的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已經開設了3個景區出入口,5個風光觀景臺。走在景區內,由于各個觀景臺的距離相對較遠(一般在1-2公里左右),天氣炎熱,還是建議乘坐景區內的擺渡車,坐車時候要看清行車線路,因為不同的入口游覽的順序不同。
4點多陽光,依舊灼熱,走過丹霞地質公園的大門,仿佛就走入到另一個失落的星球。
連綿不絕的群山如同一塊巨大的繪板,被大自然自由浪漫的涂抹,色彩伴隨著漸變滲透到山的輪廓里,這是一幅灑脫寫意的彩繪,或許只有充滿的童真孩子才會有這般的想象力。
除了色彩的驚艷,多變的形體也讓丹霞呈現出更多的魅力。人們把美好的寓意賦予這些大自然的作品,形象而生動的定義也讓它們充滿了生命力。
藍色的擺渡車在紅棕色的山體間陸陸續續的駛過,讓靜止的山體多了些靈動與生命力。
隨著在地質公園的深入,走到了老謀子的《三槍拍案驚奇》的拍攝地——麻子面館,一個典型的四合院式的灰色建筑靜靜的坐落在群山腳下,有些頹敗,也有些落寞。
站在觀景臺的高處,遠望連綿的群山,就像站在一艘駛向大海的巨輪,而彼此起伏的群山便是大海涌起的滔滔巨浪,山間的熱浪就是海風,突然有種乘風破浪的錯覺。
太陽漸漸的失去了熱情,溫和的陽光灑在五彩的丹霞世界里,群山的色調也因此變得更加的溫暖飽和,一部部相機迅速的搜索丹霞的美麗,并將這最美的時刻定格在永恒的記憶中。
【丹霞小常識】丹霞地質構造是巖石堆積形成的,它是指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主要發育于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中國七大丹霞地貌為:.廣東韶關的丹霞山、.福建南平的武夷山、福建三明市的大金湖、江西鷹潭的龍虎山、湖南邵陽的崀山、甘肅張掖的彩色丹霞地貌、貴州遵義的赤水丹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