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走進了對外開放的這座被大石頭圍起來的沙俄監獄,走進石頭墻的監獄內部渾身感覺寒氣從腳底往上升,當時正值中午,沒有任何參觀人員,只有我一人參觀,監獄內部設置了聲控裝置,有犯人的慘叫聲和一陣陣的皮鞭聲,讓人不寒而栗,好在有一位司機陪同才匆匆走完了一圈,一邊參觀一邊隨手拍照,站在這里多一分鐘就增加一分鐘的恐懼,腦子里不斷閃現一百年前這座監獄里發生的事情,就像一幕幕電影片斷似的出現在腦海里。
該監獄始建于1905年,1908年建成,近百年過去了,陰森之感依舊揮之不去。因為它的院墻和院內的樓房均為石頭所砌,于是被稱之為石頭監獄。
石頭監獄的二樓設有寬敞透亮的審判大廳,同時設有男監舍和女監舍。地下室有刑訊室和重犯監舍,刑訊室墻上原先掛著各種刑具,如今已經見不到了。當地的老人說,聽父輩講,這里以前關的都是中國人,而且都是只見犯人進去,很少見犯人出來,還有人說這個監獄有地下通道,但是直到今天,文物部門依然沒有找到地道的出口……再后來,這里就成了日本人的監獄和糧庫。
這是一間審訊室
這是一間牢房和洗澡間
這也是一間審訊室,墻上還掛著一幅日本女人的肖像畫,應該是日本人接手之后掛上去的
石頭監獄一度被改作學校,40歲的劉福泉曾經在這里度過了他的小學時光。石頭監獄正在進行恢復性搶修,劉福泉是這里的臨時守夜人。他說,沙皇俄國和日本同時在其他國家修建監獄,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少有的。
根據史料記載:一、基本現狀及歷史背景 沙俄監獄陳列館,位于滿洲里市南區四道街與天橋路交匯處,始建于1903年,占地4000平方米,主體建筑1487平方米,因樓房及四周院墻均為石頭所砌,又稱石頭樓監獄。監獄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主樓、東平房、西平房和院墻。
沙俄監獄是東清鐵路通車后,沙俄政府為維護在滿洲里的各種利益而修建的。沙俄監獄投入使用,標志清政府喪權辱國,沙俄政府政治侵略和經濟掠奪戰略步驟實施開始。在中國的國土上,外國人行使獨立的審判權、司法權,將滿洲里變成“國中之國”。
1909年,沙俄在哈爾濱開辦了“警察學校”,專門培養、提高警察的業務能力和業務水平。該校還附設了短期訓練班,負責培訓一般的警察,滿洲里沙俄監獄的警察也有從這個學校畢業的。
沙俄監獄里羈押的犯人,多為俄國人,也有中國人。監獄里的初級審判廳以及哈爾濱的邊境地方法院,只受理原、被告均為俄國人的案件。
如俄國人與中國人發生刑民訴訟案時,俄國人成為被告和犯罪人,則由沙俄駐華領事裁判。重要案件移交邊境地方法院。鐵路附屬地內中國人與俄國人之間以及中國人相互間的所有案件,如中國人成為被告時,則由中俄雙方地方官員會同審理。(水牢,犯人進去了就沒有活著出來的)
又據滿洲里坊間傳聞,一到冬天,有些流浪漢無處藏身難以越冬,他們就在鐵路附屬地內尋釁滋事,被抓到警察署,投到沙俄監獄,可以越冬,可以果腹。
這是一間刑訊室,有多少無辜的中國人在這里被打死
這是通向神父的懺悔室,為了讓犯人們懺悔所犯下的罪行
犯人住的牢房,還好房間內有暖氣,要不滿洲里的冬天會凍死人的。
,因樓房及四周院墻均為石頭所砌,又稱石頭樓監獄。監獄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即主樓、東平房、西平房和院墻。
展覽室的鐵手銬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