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好事者為歐洲各大古城的鬧鬼指數排名,愛丁堡總是名列前茅。四百年來保存完好的古城是鬼故事的完美布景,蘇格蘭特有的陰郁天氣更是天然的聲光效果。古城中的皇家大道是鬧鬼的重災區,城堡廣場上曾燒死過三百多名被指控女巫罪名的婦女,此后的世代里,不斷有倒霉的路人聲稱被這些可憐的冤魂嚇得魂飛魄散。
圣吉爾斯大教堂旁的市場十字(Mercat Cross)看似尋常地標,實則是古時處死犯人的地方,據說不時有無頭鬼手里拿著絞繩,在附近徘徊尋找自己的腦袋。
另一處鬼怪多發地,要數牛門(Cow Gate)、南橋一帶。牛門是一條中世紀古街,因為牛群從這里被趕往市場而得名,地勢低洼,原本就有不少地窖。南橋建于1785年,跨于牛門之上,如今從路面上已完全看不出橋的樣子,幾乎所有的橋洞都被填成了樓房,只剩一個橋拱穿過牛門。
在大橋的“壓迫”下,牛門上的地窖越發陰暗潮濕,一開始還用于倉儲,后來就廢棄了,19世紀初成為貧民、罪犯藏身的地下城,三不管的邊緣地帶。當時正是蘇格蘭醫學與解剖學飛速發展的時期,竟有連環殺手在地下城專門殺害沒有身份的流民,將尸體賣給研究解剖的醫生。這件殺人販尸案轟動一時,英語中的“burking”一詞,意為秘密殺害,就源自殺手的姓氏。從此牛門地下城中鬧鬼的傳聞便絡繹不絕。
第一次走過南橋,是去愛丁堡大學的舊學院參加新生招待會。愛大自1583年創立,一直沒有圍墻,一幢幢學院就這樣散落在古城中。舊學院建在大學初創時的舊址上,穿過幽深莊嚴的大門,是綠草如茵的四方形庭院,淡抹著一層薄薄的秋日夕陽。酒酣人散時天已黑透,迷迷糊糊就轉到了牛門,感覺像在深谷中行走,兩側逼仄的樓房如峭壁高聳。
城中有專門的導覽團如Mercat Tours,專在月黑風高之時,由身披長袍、手持蠟燭的導游帶領,從牛門一條不起眼的小橫巷鉆入地下城探秘。導游大多持有歷史學位,非常熟悉地下城掌故,看似隨手拈來的恐怖段子都有歷史依據,更增嚇人指數。
膽小者如果只想體驗一下牛門的氛圍,南橋底下的諸多暗黑系酒吧是不錯的選擇,如著名的現場音樂酒吧Bannerman"s,舞臺就設在最深處的地窖中,每周日甚至開放給客人唱卡拉OK,在這里高歌一曲,是奇異的體驗。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