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景區-武夷山景區
在碧水丹山中體驗“文明之旅”
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的稱號,這里有獨特的丹霞地貌和九曲環繞的溪流;這里是朱熹的故里,朱子理學在這孕育;這里也是著名的茶文化之鄉,茶文化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遠播海外。從古至今,武夷山的獨特文化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動人篇章,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獨特的山水和文化,保護和傳承都離不開游客的參與。如何讓游客們在碧水丹山的美景中文明旅游,體驗“文明之旅”呢? 武夷山景區與時俱進,充分運用“互聯網+”的思維,讓游客得到便利的同時也讓文明直抵內心。
新建游客服務中心 打造“互聯網+景區”
武夷山景區的南入口是最大的游客通道,隨著客流量的逐年遞增,逐漸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特別是閩福高鐵高通后,人流量增加的更明顯。今年9月底,南入口游客服務中心的全面啟用緩解這種緊張的局面。新的游客服務中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容升級。從游客的需求出發,配置了旅游咨詢、導游服務、智能取票等14項服務功能。“一把游客的售票和原來的驗票通道分離;而是將原來游客戶外等待售票的時間轉移到室內,環境更舒適。”項目總工程師毛全盛說。
在敞亮的大廳中,全新的智能交互大屏引人矚目。以后,在這里游客輕輕點擊屏幕就可獲取武夷山吃、住、購、行等信息。據了解,武夷山景區正在打造“互聯網+景區”,打通與在線旅游網站OTA的直銷接口,借助OTA強大客戶資源以及營銷渠道獲得更大的拓展空間游客可以通過OTA的網站和app進行景區的門票、車票、竹筏票的預定,憑身份證到景區售票窗口或者資助出票機取票。這讓游客有了更多自主的選擇。
“智慧旅游”建設走前頭解決扎堆問題
除了打造“互聯網+景區”,武夷山景區在“智慧旅游”建設上在福建省內是走在前頭。在武夷山景區內,有一個11人團隊組成的智能指揮協調中心,有條不紊的維護景區的秩序。為了避免游客過于集中造成擁堵,在武夷山景區每個主景點的檢票口,都有一個游客人數實時監控設備。如果發現進入景點的游客超過了上限,智能指揮協調中心就會通過景點之間的車輛調度來分散人流,并通過LED屏幕、語音廣播、人員勸導等多種方式告知游客不要前往。而且,游客的實施人數也會在武夷山景區的微信平臺上實時刷新數據,及時讓游客知曉。
讓游客在碧水丹山中體驗“文明之旅”
在智能建設上給予游客更多方便的同時,武夷山景區也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讓游客在碧水丹山中體驗“文明之旅”。通過與游客形成良性互動,進一步讓旅游文明潛移默化融入到每位游客的內心深處,喚醒游客的文明意識。就在9月,武夷山景區和在線旅游網站發起的“垃圾換水綠色出行”的環保行動。游客只要把游玩中的垃圾帶到指定兌換處,便可換取一瓶飲用水。這一舉動吸引了許多游客自發參與,效果明顯。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共送出了1000多瓶純凈水。
此外,在景區的運營管理上,武夷山景區經常聯合公安、工商、行政執法等部門展開聯合執法。對于在景區內非法運營的車輛,監察大隊與景區的交警中隊進行不定期的整治。通過規范景區的經營行為,凈化景區旅游消費環境,維護游客的合法權益。
開發旅游文化產品傳播國學
茶文化與朱子理學,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武夷山的兩個重要文化標簽。近年來,武夷山景區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旅游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廣受國內外游客歡迎的文化旅游產品。這些舉動不僅加快武夷山旅游產業輕型化,還推進客源結構調整。這些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不僅吸引了許多境內外游客,對傳承傳統國學,傳播武夷文明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7月,武夷山景區的東方書院正式開班,這是武夷山景區“弘揚遺產文化”的重要旅游基地,也是武夷山旅游文化的重要窗口。東方學院與廈門大學合作,作為孔子學院外國學生的教學基地之一。把朱子理學、茶文化以及深厚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邊游邊學”和“寓教于樂”結合起來,更為立體的深入游客內心。
而今年國慶期間,廈門的朱小姐將七天的假期都花在武夷山。但她并不僅僅是來欣賞武夷山的風景,還參加茶修培訓。“我從小對茶文化十分感興趣。在這么美的風景中靜下心學習茶知識,也能陶冶性情。何樂不為。”現在,像朱小姐這樣選擇另類文化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了。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