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魚在高原嚴峻的環境中,生長緩慢,6~9年體重才能達到0.5千克!
由于高原地區冬季冰凍時間長,即使夏季,水溫也很低,因此裂腹魚類多蟄居雜食,以至體鱗逐步退化,下咽齒行數趨于減少,口須也因喪失作用而消失。
在這種嚴峻環境中生活的裂腹魚生長緩慢,性成熟較遲,繁殖力低。個體較大的種類,需經6~9年體重才能達到0.5千克,一般要3~4齡才能性成熟。
圖中是最常見的兩種高原魚類,上邊的叫高原裸鯉,下邊黃色帶斑紋的叫裂腹魚。
裂腹魚: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魚類的通稱,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圍地區。
裂腹魚雖然生長慢,繁殖力低,但由于高原魚類區系組成簡單,敵害少和種間競爭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種群還較繁盛。
高原裸鯉:高原裸鯉俗名瓦氏裸鯉,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于西藏山南羊卓雍湖、多欽湖、哲古湖、克魯昂成湖、莫特里湖及定日魯曲河等湖泊、河流等,多見于湖區。
西藏阿里班公措湖捕魚實錄
“班公”是印度語,意即一塊小草地。藏語稱此湖為“錯木昂拉仁波湖”,意為“長脖子天鵝”。從獅泉河向北130千米是日土縣城,班公措就位于日土縣城以北10千米的中國與印控克什米爾交界處。
班公湖是阿里西部著名的國際湖泊,全湖水面面積為604平方公里,其中我國境內有413平方公里。它的東西狹長約為150公里,南北平均寬度僅為4公里,是一條典型的河道型湖泊。
在班公措邊有一個班公措魚莊。早上,老板要去湖中收網捕魚,這是一條鐵皮機動船,老板和他的伙計在作準備。
出發了……小船向湖中心開去
不一會兒,就到了他們前兩天撒網的地方,用一個裝礦泉水的塑料瓶作標記。
開始收網羅……呵呵,只見一條又一條的魚兒隨著魚網被拉上來,活蹦亂跳
魚兒顯然不愿意離開水里,濺起陣陣水花
這條魚個頭可不小,不知它在這里生活了多少年……至少十多年吧!
整條漁網長達十米,花了八、九分鐘才收網結束。
魚兒困在網里
把船開回岸邊,要一條一條的把魚從網里解出來
在湖邊用幾根木樁和網圍成這樣的一個籠子,魚兒離開自由的家,來到這里
一張薄薄的網就讓魚兒失去自由
由于信奉藏傳佛教,大多數藏族人是不吃魚的,當然他們也不捕魚。但是,外來的人們吃魚啊!
如今,西藏的圣湖再也不能安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