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民政局發布重大地名注銷、命名方案公示。根據合并方案,桃花塢街道、石路街道、金閶街道區域合并設立為“金閶街道”。這個消息引起了當地人的強烈關注。昨天,某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再見了,唐伯虎的桃花塢》的文章,呼吁留住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字,不少網友也留言表示支持。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曾因唐伯虎遐邇聞名的蘇州桃花塢,難道真要“消失”?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青
地名調整,桃花塢街道“被合并”了
真有這回事
3月16日,蘇州市民政局發布重大地名注銷、命名方案公示,涉及姑蘇區16個街道地名的注銷,以及新設7個街道地名的命名。公示顯示,姑蘇區擬對轄域內胥江、滄浪、吳門橋、葑門、雙塔、友新、觀前、平江、蘇錦、婁門、桃花塢、城北、石路、留園、金閶、虎丘等16個街道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合并設立為7個街道。根據合并方案,桃花塢街道、石路街道、金閶街道區域合并設立為“金閶街道”。
對此,某微信公眾號在文中為“桃花塢街道即將成為歷史”表示扼腕嘆息,同時稱“蘇州的網絡上,已經是一片挽留之聲”。
記者看到,網友“王磊”留言說,理應留用“桃花塢街道”的名稱,因為“充滿文化氣息,‘桃花塢里桃花庵……’這首唐寅的詩流傳千古”。
也有網友評價說,金閶、平江、滄浪三個街道是肯定要有的,這是對當年“三區合并”的補償。所以,胥江、觀前、婁門、石路、桃花塢的“消失”無話可說。但是,這畢竟是唐伯虎的“桃花塢”啊。
不過請放心
桃花塢社區和桃花塢大街還在呢
記者了解到,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所涉及的相關街道地名的注銷、命名,是經權衡各街道地名的歷史淵源、文化積淀和社會影響力而提出的方案。
根據公示方案的說明,其中,“桃花塢街道、石路街道、金閶街道管理范圍在2002年8月蘇州市轄區行政區劃調整前均屬原金閶區,盡管‘石路街道’名稱使用最早,但相較而言,‘金閶’名稱具有更多的知名度和傳承價值。因此擬將新設立的街道沿用‘金閶街道’地名。”
蘇州市姑蘇區桃花塢街道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此次合并僅涉及到街道名稱的變更,街道下轄的桃花塢社區以及桃花塢大街目前仍然保留,沿用之前的名稱。所以,網友沒必要擔心“桃花塢”這個名稱會消失。
根據《蘇州市地名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地名注銷、命名方案屬于重大地名事項。按照重大地名注銷、命名的程序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如有意見,可向蘇州市民政局反饋。
桃花塢正圍繞唐伯虎打造文化片區
沒人會忘記這地方
事實上,作為蘇州歷史名人,位于桃花塢地區的唐寅(唐伯虎)故居文化區始終備受關注。2010年底,蘇州市正式啟動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唐寅故居文化區歷經三年多的論證規劃,也啟動動遷和維護建設。依據規劃,唐寅故居文化區功能定位將片區改造和文化內涵挖掘相結合,包含“唐寅文化展示”、“非遺展示”及“商業配套”三方面內容,形成“一軸六組團”:一軸指唐寅墳·雙荷花池街,是整個唐寅故居文化區的主要功能軸線;六組團分別指唐寅故居遺址、唐寅祠、文昌閣、非遺文化展示館、精品酒店及文化產業綜合街區。
2016年8月,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曲福田到姑蘇區調研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保護利用工程項目情況。據了解,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占地1.84平方公里,涉及六個街坊。桃花塢工程一期包括唐寅文化區和閶門西街文化區,其中,唐寅文化區包括蘇作工藝、非物質文化展示等功能。到現在,唐寅文化區基本建成,唐寅故居遺址、文昌閣完成布展,閶門西街文化區中的泰伯廟、吳門書道館已對外開放。與此同時,工程二期規劃方案基本形成。
責任編輯:林晗枝
- 唐伯虎之沖上云霄劇情:香艷美女因激情自摸下面成水簾洞2016-10-23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張獻忠沉銀出水萬件文物 遺址附近將建設博物2017-03-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