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旅游頻道>旅游資訊
      分享

      湘潭在線6月12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曾明輝 通訊員 劉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態的,靈動的,其喚起人類記憶的形式更加直觀。隨著對非遺保護力度的加大,湘潭市的非遺項目申報也全面推進。2006年,湘潭市的青山嗩吶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項目。2011年,花鼓戲、韶山山歌被列入省級非遺項目。

      2016年,湘潭市有巫家拳、紙影戲影偶制作技藝、石鼓油紙(布)傘制作工藝、毛氏菜烹飪技藝、張新發檳榔制作技藝、湘鄉石壩鼓、湘潭火龍舞、檳榔習俗等8個項目列入湖南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湘潭市有1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0個省級非遺項目,23個市級非遺項目和55項區縣級非遺項目。

      為進一步了解湘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及開發的現狀,找到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市文體廣新局、市非遺中心組成調研隊伍,到各縣(市)區文化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專項調研,解決非遺傳承過程中的實際難題。

      推行“非遺進校園”,實現活態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往往側重“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同的非遺項目,保護的思路并不同。有些不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往往從社會效益層面入手進行保護。

      火龍舞是流傳于岳塘區荷塘街道一帶的特色活動。一支火龍舞隊伍,由龍頭、龍身、龍尾9人組成。龍身的每一節,里面都點有油紙捻子。到了夜里,便有如一條火龍,當地人稱為“明籠子”。每年元宵節與農歷六月六等節日,當地都會表演火龍舞。火龍舞傳承至今,已有150年。

      然而,因為非遺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湘潭火龍舞的前景堪憂。“舞火龍的傳統,在竹埠村已有百余年歷史。而今,竹埠村已基本被拆遷,從原來能串400余戶,到今年農歷正月十五僅走了20來家,火龍‘舞臺’已基本消失,但城鎮化是大勢所趨,因此讓火龍舞的傳承發展陷入尷尬的局面。”調研過程中,調研隊伍發現,除了非遺保護機構不全、人才匱乏,非遺項目傳承困難、后繼乏人等問題,非遺生存環境遭到破壞的情景,也同樣存在。

      學校教育傳承,被人們稱為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生活的極有影響力的方式。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非遺項目得到更好的傳承,近年來,湘潭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如湘潭火龍舞、紙影戲等15個非遺項目,紛紛走進各中小學,讓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去年12月8日湘鋼二中的第二屆社團文化藝術節上,火龍舞壓軸呈現,令在場觀眾連連喝彩。11名學生因在火龍舞學習中表現優秀,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傳承人”。

      湘潭市巫家拳館館長顏亮鳴表示,曾在古戰場上立過赫赫戰功的巫家拳,如今正在開展“進校園”“進社區”等“六進”活動。火炬學校的學生,目前正在學習巫家拳操,預計下學期就能正式作為課間操進行練習。

      今年,市非遺中心將在市內的大學、中小學開展15場“非遺進校園”“戲曲進校園”系列文化惠民活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將與學校聯合開辦非遺傳承班、創辦課外社團等,積極滲透學校的文化教育,力爭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讓更多學生感知傳統藝術的魅力。

      建立非遺專家庫,科學助力非遺保護

      有物質載體的非遺項目,往往可以憑借產品走市場化之路。在湘潭,石鼓油紙傘、韶山毛家菜等這些有物化載體依托的非遺項目,通過市場化的探索,憑借產品流通,在當代尋求新生力量。

      湘潭縣石鼓鎮一帶的油紙傘,據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石鼓鎮上,就有好幾家油紙傘廠。“石鼓鎮制作傘骨的人很多,他們將做好的傘骨送到這兒后,我們對傘骨進行組裝、封邊、糊面、裝訂、上油等一系列工序。”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油紙傘的傳承人周漢宇說,油紙傘的銷售情況很好,往往供不應求。

      涵括118個國家級、200多項省級非遺項目展示的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將這種市場化態勢進一步延伸與擴大。“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傳統文化遺產,推廣老祖宗的智慧。同時,與項目傳承人合作研發產品,在博覽園內進行銷售與流通。”博覽園負責人郭合平表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并行,是傳承傳統技藝的一條可行之路。

      目前,湘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從“重申報”轉向了“重保護”,并建立了10個門類齊全的非遺專家庫。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邀請了市內高校的民俗學教授、民俗學者等擔任專家,從非遺項目的前期申報、挖掘整理、項目評審,到非遺產品的研發、產業發展乃至中長期規劃,進行系統規范的指導。“我們還依靠專家團隊,在高校進行課題研究。如湘潭市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巫家拳,目前便申報了一個國家級的課題。”

      市非遺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一基礎上,湘潭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是在不破壞非遺核心文化的基礎上,逐步進行市場化開發,而非盲目進行產業化,以此保護好湘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環境。

      此外,為了進一步增強非遺傳承人的自身造血功能,市非遺中心不斷引領傳承人拓寬眼界,鼓勵傳承人帶徒授藝,加大民間傳承力度,充實非遺保護力量。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91大神亚洲影视在线|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18在线天美|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 亚洲人成免费网站|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高清|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址|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