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百余名上海游客欣賞著沿途旖旎風光,走進大山環抱的寧海縣茶院鄉許民村。許民村黨支部書記葉全獎自豪地說,今年以來,接待的游客超過20萬人次。
從“千萬工程”到美麗鄉村,再到大花園建設,如今,像許民村一樣的寧海眾多鄉村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成為城里人的向往之地。
近年來,寧海縣把有限的財力投向集體經濟薄弱的農村,全面整治田園生產環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垃圾分類等民生實事。同時按照“資源全域配置、景觀全域打造、服務全域提升、產業全域融合、成果全域共享”思路,實施全域“大景區建設”。相繼獲評國家生態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十佳生態旅游城市等一系列榮譽。
桑洲鎮南嶺村地處寧海、三門、天臺三縣交界處,由于山高路遠,交通不便,這里一度成為“空心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南嶺村拆除危舊房、搬走露天糞坑,整治村莊環境,新建排水設施以及觀景平臺等旅游設施,興辦鄉村節日。脫胎換骨后的南嶺村成了吸引游客眼球的深山“網紅村”。致力于看得見的“城鄉美”和看不見的“內在美”,寧海精品村、特色村、小康村“串珠成鏈”,形成了覆蓋縣、鎮、村、戶的“大景區”立體網絡。全域旅游從景區游進入村莊游時代。
綠水青山繪就了寧海鄉村的厚重底色,也給昔日冷落的村莊帶來了“金山銀山”,越來越多的村莊成了綠色生態的富民家園,走上了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良性循環。短短幾年間,橋頭胡街道雙林村實現了從“臟亂差”到“潔美富”的華麗轉身。全村40多家民宿生意興隆,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6萬元。寧海還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村莊發展有機融合,著力培育農村新型業態,形成了綠色休閑、銀色養老、古色文化、藍色海灣、彩色田園、特色民宿、碧色山泉的“七色美麗經濟”。
風生水起的美麗經濟,推動寧海鄉村走上振興之路。休閑旅游、運動養生、文化創意等各類產業激發出農村的內生動力,讓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據統計,“十二五”以來,寧海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分別以年均13.7%和21.7%的速度穩步遞增。今年上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735萬人次,同比增長13.8%;旅游經濟總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13.7%。(記者 孫吉晶 寧海記者站 陳云松)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京滬陜建入境游合作機制 促進入境旅游發展2018-07-24
- 文化和旅游部:斬斷黑導游利益鏈 健全長效管控機制2018-07-24
- 上半年四川鄉村旅游帶動14.6萬人次貧困人口就業增收2018-07-24
- 錯峰出游6成以上是“銀發族” 老年旅游需求日漸個性化2018-07-24
- 阿里巴巴與日本JR九州開展合作 2023年輸送游客50萬人2018-07-24
- 世界各地“圣誕老人”夏日歡聚哥本哈根2018-07-24
- 上半年福州旅游“三增長” 實現旅游收入超460億元2018-07-24
- 因中國顧客“回歸” 上半年韓國免稅店生意回暖2018-07-24
- 為迎接中國游客 巴拿馬旅游局開展特別培訓課程2018-07-24
- 酷暑來襲 希臘雅典衛城因炎熱暫時關閉2018-07-23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明知有臺風偏向風口行? 游輪遇臺風漂5天 不2018-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