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旅游頻道>旅游資訊
      分享

      2017湖北旅游發展評價報告出爐 看看你家鄉排第幾

      圖文:2017年湖北省旅游發展評價報告(摘要)

      委托單位:湖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

      調查機構:華中師范大學

      湖北日報訊 幾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連續五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旅游,把旅游業列為“五大幸福產業”之首,指出旅游業不僅是服務業,更是覆蓋第一二三產業的綜合性產業。

      2017年是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是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湖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中央部署,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大力推進全域旅游、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的戰略目標。旅游業在全省擴內需、穩增長、調結構、增就業、減貧困、惠民生中發揮的作用不斷彰顯,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為客觀地分析、反映全省及各市州的旅游發展狀況,探究影響湖北旅游發展水平的深層次原因,找準我省及各市州旅游發展中的亮點、難點、行動重點;為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建設旅游經濟強省提供決策依據,湖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委托華中師范大學開展了2017年湖北省旅游發展評價,現已完成調查評價工作并正式發布調查報告。

      發展旅游經濟放大綜合效益

      旅游業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更加鞏固

      2017年全省接待旅游者6.39億人次,同比增長11.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353萬人次,居中部第一;實現旅游總收入5514億元,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2.8%。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省人均出游已達3.9次,人均旅游消費從2011年的411元增至2017年的877元,旅游已經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此外,旅游業對相關產業的貢獻能力也十分顯著,對全省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達11.09%,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業和商業的貢獻率超過40%。

      旅游業成為吸納社會投資的重要橋梁

      2017年,湖北省全年完成旅游投資1034億元,同比增長12.3%,帶動相關行業投資4250億元,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12.8%。當年新簽約旅游項目513個,總投資5011.63億元。旅游業有效拉動投資,特別是吸引了大量民營資本。除了傳統的景區和酒店項目外,各類資本通過旅游的橋梁進入城市建設、鄉村振興、城鄉統籌發展等領域,為一大批重大旅游項目的落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2017年,武漢三特集團榮獲第三屆中國旅游產業突出貢獻獎——“飛馬獎”;全省共有23個旅游項目入選2017年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名錄。

      全域旅游發展取得新成效

      2017年,各地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加快全域旅游發展,建設旅游經濟強省”精神和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深入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省內16個國家級和17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積極探索實踐,形成特色鮮明的“八推進八統籌”全域旅游湖北模式。整州創建的恩施州、全域景區的黃陂區、全業融合的赤壁市、以景帶村的夷陵區、城鄉一體的遠安縣、旅游扶貧的英山縣等成為全域旅游發展的樣本。此外,全域旅游戰略的實施推動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全省旅游發展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建設同步推進,旅游與一二三次產業的融合發展更加緊密,一批高質量的旅游新業態不斷涌現。武漢、荊門、黃岡等地的體育旅游、中醫藥健康旅游項目入選全國示范創建目錄,全國工業旅游創新大會、全國民宿大會先后在我省黃石市和恩施州召開。

      旅游業成為促進就業脫貧的重要陣地

      旅游扶貧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具有“造血功能”強、貧困人口參與面廣、生產經營成本較低、扶貧效果來得快、返貧率低等特點和優勢。近年來,全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深入實施旅游扶貧“旅翼”行動計劃,舉辦旅游扶貧大講堂,大力推廣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合作社+農戶等旅游扶貧新模式,進一步促進了貧困地區通過旅游實現脫貧。2017年,湖北旅游行業新增直接就業11萬人,占全省新增城鎮就業人口的11%,帶動相關行業新增就業52萬人。2017年,全省鄉村旅游共接待2.53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約2500億;旅游業直接帶動4.3萬戶、25萬人實現脫貧,其中鄉村旅游重點村戶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

      旅游業成為荊楚文化的重要舞臺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充分發揮旅游與文化相依并存的產業優勢,以旅游為載體,展示和宣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促進了荊楚文化的傳承和繁榮,而且也豐富旅游的內涵,形成了新的業態。2017年,湖北各市州各景區紛紛推出一批文化旅游項目,更好地滿足了體驗式的旅游消費需求,深受廣大游客歡迎。特別是武漢市的《知音號》、恩施州的《新龍船調》、襄陽市的《草廬·諸葛亮》等大型旅游文化劇目,不僅成為市場追捧的熱門旅游項目,而且成為一張展示城市形象的靚麗名片。

      四季旅游產品體系日趨成型

      近年來,湖北省各市州依托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觀光、休閑、度假、康養等多種業態的旅游項目,有效豐富了全年旅游產品體系。縱觀2017年湖北旅游市場,春季的賞花游人氣興旺,各市州旅游接待百花齊放;夏季的避暑游熱度不減,省內一批山地避暑、康養、度假等旅游產品備受青睞;秋季的湖北層林盡染、氣候宜人,全省旅游接待進入最為興旺的時段;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湖北冰雪旅游發展迅速,彌補了以往冬季旅游的短板,2017年神農架、咸寧、恩施、黃岡、宜昌、十堰等地的滑雪旅游與傳統的溫泉旅游產品形成組合效應,成為市場熱點,受到游客熱捧,呈現出旅游接待旺季更旺、淡季不淡的喜人局面。

      旅游現代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全省各地加快建立旅游綜合監管機制,推動旅游現代治理體系日益完善。2017年,省政府和各市州均成立了旅游安全專業委員會,明確了相關職能部門的旅游安全管理職責。各市州各部門紛紛出臺促進旅游改革發展的意見,積極構建“1+3+N”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模式。截止2017年底,我省已有武漢市、黃石市、宜昌市、襄陽市、十堰市、黃岡市、咸寧市、恩施州、仙桃市、神農架林區等10個市州成立了旅游發展委員會,建立旅游巡回法庭33個;地市級旅游工商分局4個,縣級旅游工商分局7個;地市級旅游警察分局3個,縣級旅游警察分局10個,在全省主要的旅游熱點景區建立“旅游消費維權組”102個。

      文明有序的市場秩序增強了旅游發展軟實力

      2017年全省旅游行業先后組織開展旅游市場欺客宰客整治行動、旅游消費維權服務行動和旅游市場“春季行動”“暑期整頓”“秋冬會戰”等專項整治活動,重拳整治“不合理低價游”及欺客宰客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對旅游景區實行“紅黑榜”,打破“終身制”,推動旅游景區提檔升級、環境改善,收到明顯成效。大力實施文明旅游提升工程,持續開展“曬賽文明”主題活動,各地旅游志愿服務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營造了濃郁的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明旅游氛圍。2017年游客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全省游客滿意度指數比上年度提高0.9分,許多游客紛紛點贊湖北旅游市場秩序,并表示在湖北旅游玩得放心、舒心、安心。

      找準薄弱環節迅速抓好整改

      旅游發展空間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

      湖北旅游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仍然具有較高的集中性和不均衡性。武漢市旅游產業規模在全省17個市州中穩居首位,近三年武漢市旅游總收入占全省比重達到五成。武漢市和宜昌市兩大旅游發展極的比值達到4.16,帶動效應差異明顯。另外,在我省四大旅游板塊中,武漢都市旅游板塊和西部生態旅游板塊的旅游綜合發展水平要顯著優于全省平均發展水平,中部文化旅游板塊和東部人文旅游板塊的旅游發展有待提升。

      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調查發現,我省以旅游廁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旅游停車場、智慧旅游設施、旅游交通導向標識等為主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城市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比較完善,而鄉村旅游點的建設情況比較滯后;A級旅游景區和星級旅游飯店等核心旅游企業的建設情況比較完善,而非等級旅游景區和非星級旅游住宿設施的建設情況相對滯后。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不相匹配,制約了游客滿意度和美譽度的提升,旅游公共服務及旅游基礎設施有待向鄉村和社會公共空間深化推進。

      旅游產品有效供給有待進一步豐富

      湖北旅游產品仍以傳統的觀光型產品為主,雖然在文化旅游、科普旅游、探險旅游、體育旅游、康養旅游等方面發展迅速,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2017年游客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武當山景區、明顯陵、荊州古城等人文景觀的游客滿意度明顯低于恩施大峽谷、神農架國家公園等自然景觀的滿意度,受訪游客表示人文旅游產品有待深入挖掘,需提升體驗性和參與性。神農架林區、恩施州、黃岡市等市州的山地旅游增長顯著,但人均旅游消費和人均停留天數偏低,在研學旅游、科普旅游、生態旅游、體育旅游等方面的專項旅游產品有待豐富和提升。此外,旅游娛樂和旅游購物仍是我省旅游產品開發的短板,尚未有效滿足和激發廣大游客的消費需求。

      入境旅游發展整體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2017年湖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353萬人次,位居中部第一,但省內各市州入境旅游發展水平差異明顯,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在全省入境旅游接待人數中武漢市占比75.8%,宜昌市、恩施州、十堰市三個市州共占比約20%,其他多個市州入境游客規模較小,在海外市場尚未形成品牌效應。

      旅游景區優質發展任重道遠

      我省優質旅游資源密集,5A級景區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4A級及以上景區占比37.7%,但部分景區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優質旅游的要求還有明顯差距。一些景區核心產品開發設計不足,良好的旅游資源尚未轉化為“貨真價實”、引人入勝的旅游產品;一些景區配套服務不完善,餐飲、娛樂、購物等服務供給不足,質量不高;一些景區接待設施不健全,游客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等配套不足、品味不高;一些景區管理粗放,旅游接待服務不規范,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部分傳統旅游業態增長乏力

      在全域旅游和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消費需求日益多元,自助游、自駕游漸成主流,民宿、精品酒店、主題飯店等業態迅速發展,導致傳統的旅行社跟團游、標準化的星級飯店住宿等業務受到沖擊,旅游市場主體進入結構化調整期已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近年來,湖北旅游市場多元化發展活力十足,但需要關注的是全省導游人員和星級飯店規模出現萎縮趨勢,應在轉型發展期加強政策引導與行業指導。截止2017年底,全省持證導游人數為16511人,年度下降率為29.9%,中級以上導游人數為719人,年度下降率為8.3%;四星級以上旅游飯店為115家,年度下降率為17.9%。

      推進全域旅游做實做細做好

      強化全域旅游理念優化全省旅游布局

      針對各市州旅游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等問題,建議湖北省及各市州要把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推進全域統籌規劃、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務提升、全域系統營銷,凝聚全域旅游發展新合力。省級層面要推進《湖北省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貫徹落實,結合實施情況及旅游業發展內外環境新變化,組織開展《規劃綱要》中期評估,按照新形勢新要求調整完善規劃內容。要以城市為依托、以交通為支撐,加快構建湖北省“一帶、兩極、三廊道、四板塊、十大旅游區”旅游發展布局,全面釋放各市州旅游發展潛能,進一步提升全省旅游發展整體水平。

      推進產業融合發展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針對旅游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建議深入推進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旅游+”戰略,大力推進湖北省旅游業與相關產業的資源型融合、生產型融合、服務型融合。加強旅游與文化的融合,鼓勵開發特色鮮明、類型多樣、可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文化旅游產品,重點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精品名牌。加強旅游與農業的融合,筑牢“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努力打造湖北鄉村旅游升級版。推進旅游與工業的融合,發展旅游裝備制造、旅游商品開發、旅游土特產加工等,著力培育一批工業旅游示范企業。加強旅游與水利、體育、健康、養老、研學、科技等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旅游新業態發展水平。

      加強基礎配套建設完善旅游公共服務

      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全面加強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努力構建與全域旅游相匹配的便捷化、高質量、全覆蓋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暢達便捷交通網絡,改善公路通達條件,提高旅游景區可進入性,重點打通制約景區發展的“最后一公里”;扎實推進“廁所革命”,推動4A級以上旅游景區建設第三衛生間。針對旅游消費新趨勢,大力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智慧旅游項目、游客集散中心等旅游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方便游客出行,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強化旅游宣傳推廣提升海內外影響力

      堅持系統營銷和全面營銷理念,著力塑造特色鮮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宣傳內容上,進一步細分細化“靈秀湖北”和“知音湖北”品牌內涵,開展主題型、線路型、業態型、季節型等有針對性的宣傳。在宣傳推廣方式上,優化組合全媒體宣傳和戶外廣告宣傳,積極策劃開展節慶活動宣傳和重大事件宣傳。在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中積極開展湖北旅游系列宣傳營銷活動;圍繞我省開通國內和國際直航航線的機遇,抓住快速發展的高鐵機遇,用足用活72小時免簽政策,加強跨境旅游宣傳合作,促進入境旅游、入省旅游持續增長。推進旅游惠民,組織開展“湖北人游荊楚”系列活動。

      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優質旅游發展

      以不斷增強人民在旅游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目標,全面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推動湖北旅游從高速增長向優質增長轉變。堅持依法興旅、依法治旅,狠抓旅游市場監管和綜合整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經營和侵害游客合法權益的行為,維護良好市場秩序。深入推進旅游品牌“紅黑牌”制度,打破“終身制”,倒逼旅游經營單位提高供給質量。推動旅游吸引物提檔升級,重點打造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區、核心精品旅游景區、旅游綜合體、旅游風景道、旅游特色小鎮、旅游特色村(社區)等核心項目。

      激發旅游經濟活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推進“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不斷優化旅游政務環境。大力推進旅游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展旅游創客行動,建設旅游創客示范基地,加強政策引導和專業培訓,促進旅游領域創業和就業。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資源整合、改革重組、收購兼并、線上線下融合等投資旅游業,促進旅游投資主體多元化。培育和引進有競爭力的旅游骨干企業和大型旅游集團。在旅游住宿業積極引導主題旅游飯店、綠色旅游飯店和度假型飯店發展;在旅行社行業,積極推動專項旅游、定制旅游和在線旅游發展。此外,要深化導游體制改革,加強導游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導游人員的行業歸屬感和服務水平。

      2017年湖北省旅游發展評價結果揭曉

      旅游發展水平指數

      綜合評價

      2017年湖北省旅游發展水平指數為75.8分,比2016年增長2.29%。與2016年相比,武漢市、宜昌市、十堰市、黃岡市和恩施州排名不變,位居前五,得分均高于全省整體水平;武漢市和宜昌市“兩極”優勢明顯,增長率分別為2.40%和4.40%,平均高出全省整體水平8.25分;襄陽市趕超神農架林區,排名上升至第七位;黃石市表現突出,同比增長9.17%,排名上升3位,躋身前十。

      二級分項評價

      2017年湖北省旅游發展水平指數評價由旅游產業競爭力、旅游發展環境、游客滿意度、負面影響四個二級指標組成,其中全省旅游產業競爭力得分為70.8分,旅游發展環境得分為79.5分,游客滿意度得分為79.0分,2017年湖北省全年無重大旅游負面事件,負面影響指數為0分。

      旅游產業競爭力

      旅游產業競爭力主要由綜合效益、市場主體、項目建設、新業態四個三級指標組成,2017年湖北省旅游產業競爭力指數為70.8分,同比增長1.00%。

      與2016年相比,武漢市、宜昌市和十堰市依然名列三甲,其得分高于全省整體水平;黃岡市排名第四,恩施州排名第五,前五名市州的排位與2016年保持一致。從增速來看,排名前十的市州中2017年湖北省旅游產業競爭力增速最快的是黃石市,較去年得分增長18.13%,排名上升5位,位居全省第八;其次是襄陽市,由56.3分增長至62.0分,排名上升2位,位居全省第六。

      旅游發展環境

      旅游發展環境指數主要由體制機制、區域創建、公共服務與外部環境、人才支撐四個三級指標組成,2017年湖北省旅游發展環境指數為79.5分,同比增長4.74%。

      與2016年相比,恩施州、宜昌市、黃岡市、武漢市反超十堰市,位列全省前四;十堰市位列第五,咸寧市位列第六,排名前六的市州得分均高于全省整體水平;襄陽市排名上升3位,位列全省第七,得分增長16.51%;神農架林區由第九位上升至第八位,得分增長0.96%;仙桃市由第十一位上升至第十位,跨入全省前十。

      游客滿意度

      游客滿意度主要由旅游環境評價、旅游公共服務評價、旅游要素評價三個三級指標組成,2017年湖北省游客滿意度指數為79.0分,同比增長1.15%。

      與2016年相比,恩施州排名蟬聯第一;宜昌市超越神農架林區,分列第二和第三;黃岡市排名上升2位,與十堰市并列全省第四;襄陽市上升1位,排名第六;武漢市緊跟其后,排名第七;荊州市排名上升1位,排名第八。以上八個市州的游客滿意度得分高于全省整體水平。

      區域發展評價

      “四板塊”發展評價

      湖北省四大旅游板塊由武漢都市旅游板塊、鄂西生態旅游板塊、鄂東人文旅游板塊、鄂中文化旅游板塊組成。

      武漢都市旅游板塊,以武漢為中心,南北聯動咸寧、孝感,是我省旅游產業水平發展最高的區域,在2017年的旅游發展評價中,武漢都市旅游板塊得分為81.28分,比全省得分高5.48分。

      鄂西生態旅游板塊,以宜昌為中心,南北連接恩施、神農架、十堰,是我省旅游資源密集區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在2017年的旅游發展評價中,鄂西生態旅游板塊得分為78.50分,比全省得分高2.70分。

      鄂東人文旅游板塊,包括黃岡、黃石、鄂州,是我省旅游遞進發展的重要區域,在2017年的旅游發展評價中,鄂東人文旅游板塊得分為68.46分。

      鄂中文化旅游板塊,以襄陽為中心,連接荊州、荊門、隨州和仙桃、潛江、天門三個直管市,是我省荊楚文化的密集區,在2017年的旅游發展評價中,鄂中文化旅游板塊得分為65.38分。

      旅游發展速度評價

      報告分別從國內旅游、入境旅游、帶動效益、市場主體、項目建設、資金投入、創建項目、人才培養八個方面評估了各市州旅游產業發展速度。

      1.國內旅游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咸寧市②黃岡市③黃石市④恩施州⑤天門市⑥荊門市⑦荊州市⑧襄陽市、隨州市⑩孝感市。

      2.入境旅游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武漢市②宜昌市③恩施州④潛江市⑤天門市⑥咸寧市⑦十堰市⑧隨州市⑨神農架林區⑩荊門市。

      3.帶動效益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黃石市②咸寧市③十堰市④隨州市⑤宜昌市⑥孝感市⑦黃岡市⑧神農架林區⑨恩施州⑩鄂州市。

      4.市場主體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黃石市②黃岡市③仙桃市④隨州市⑤十堰市⑥襄陽市⑦咸寧市⑧天門市⑨武漢市⑩荊門市。

      5.項目建設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黃石市②神農架林區③潛江市④天門市⑤黃岡市⑥隨州市⑦咸寧市⑧鄂州市⑨孝感市、襄陽市。

      6.資金投入增長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仙桃市②黃石市③恩施州④咸寧市⑤荊門市⑥黃岡市⑦宜昌市⑧潛江市⑨武漢市⑩孝感市。

      7.創建項目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天門市②鄂州市③宜昌市④黃岡市⑤恩施州⑥神農架林區⑦十堰市⑧孝感市⑨仙桃市⑩潛江市。

      8.人才培養發展速度指數

      排名前十的市州依次為①天門市②鄂州市③黃岡市④十堰市⑤黃石市⑥隨州市⑦咸寧市⑧恩施州⑨孝感市⑩潛江市。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湖北旅游發展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男人电影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小说区亚洲自拍另类|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亚洲欧美国产欧美色欲|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制服|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柠檬导航|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