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和一群人擠大巴,也不想在景點走馬觀花,更不想被強制消費,“網約導游”成為一種新選擇。在手機上就可以預定當地導游,方便快捷,同時直接和導游溝通,滿足個性化需求,“網約導游”獲得不少游客的青睞。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一家旅游服務平臺的相關訂單量是平時的5倍,呈爆發式增長。
盡管市場需求火爆,但“網約導游”并未在河南獲得推廣許可,這一“新寵”涉嫌違規,這是怎么回事兒呢?“網約導游”又有哪些利弊呢?河南商報記者為此進行了多方探訪。
現象
網上下單 一天350元就能約個“私人導游”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阿霞的導游團隊通過手機接了20單業務,其中最高一單收費3000元左右,帶游客玩了3天。除了導游服務費,其余是游客包車的費用,“去了鄭州、洛陽、開封幾個城市,我們給客人定制行程,安排車輛。”
他們是一家旅游服務平臺的“網約導游”。
“85后”導游阿霞(化名)在2007年進入導游行業,收入主要來源于常規帶團,“那時候經常帶一個大團隊,由于人多,約定集合和吃飯時間總是會被拖延,因此需要凌晨三四點出發,等結束工作時往往都已經晚上11點、12點了。”
改變發生在2016年,經過層層考核,她在線上平臺成了一名“網約導游”,主要負責河南地區的導游工作。“現在就比較輕松了,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每月收入七八千元。只要和游客溝通好,整個旅行下來很順暢。”她算了一下,旺季最忙的時候她的團隊每天能接到八九單業務。
阿霞帶領著一個10余人組成的導游團隊,他們為游客提供包車、徒步向導、民宿代訂、門票代訂等業務。阿霞在線上接到游客咨詢,會根據游客需求給出旅游方案,如果是基本的導游講解,就按照一天350元收取服務費,沒有其他額外收費,“如果客戶需要我們安排用車,推薦代訂酒店,代訂門票,會給我們支付相應的費用,我們給游客規劃設計行程方案是免費的。”
成為“網約導游”兩年來,她和團隊共完成了921個訂單,據她介紹,來河南玩兒的游客多數會規劃3~5天的行程,以家庭出游為主,旅游地主要是鄭州、開封、洛陽,其余的還有安陽、焦作、新鄉等。
數據
河南地區的注冊向導有50余人 訂單八成來自鄭州和洛陽
攜程當地向導平臺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9000多名向導可以預定,覆蓋全球近百個國家。
同程旅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暑期開始,同程旅游平臺的“網約導游”預定量有明顯增長,北京、上海、廣州、西安、蘇州、南京、杭州等暑期熱門旅游城市的“網約導游”需求量較大。
就目前的數據來看,“網約導游”的預定人群主要是70后、80后和90后,從業6年以上的資深導游最受歡迎,能夠同時兼顧導覽和司機兩項服務的導游最搶手。
國慶長假是旅游旺季,“網約導游”也成了香餑餑。
攜程當地向導平臺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慶期間“網約導游”一共服務了7萬余人,其中國內服務人數達4萬余人。目前,河南省地區的注冊向導有50余人,其中82%分布在鄭州和洛陽,也是河南地區需求最旺盛的目的地城市。國慶期間,河南省86%的訂單來自鄭州和洛陽,同比增長2.5倍。
優勢
直接與當地導游溝通 滿足一家老小個性化需求
對于游客而言,“網約導游”就好像是旅游界的“滴滴”。以攜程旅游為例,游客一旦確定好目的地,就可以在平臺上查找當地向導,導游的照片、服務特色及評論等信息一目了然。
阿霞前不久接待過一個40多人的團隊,團隊成員來自安徽、深圳,都是易經研究學者和愛好者,想來河南了解易經文化。針對這種“出乎意料”的非常規要求,她制定了一系列游玩策略,游客表示很滿意。
盡管這樣非常規的游客不多,但在主流的家庭出游中,阿霞也很注重“私人定制”:“我們需要考慮到每個游客的需求,包括他們家里有幾個老人,幾個孩子,老人孩子都處于什么年齡段,家庭成員都有哪些出行偏好,我們會綜合考慮所有因素來制訂旅游方案。”
“預訂的酒店位置很好,周邊吃飯逛街也方便。有問必答,不錯的體驗!”“很正規,很尊重游客要求,門票自理,沒有額外花費,省心省力。”在評價平臺上,很多游客表達了對“網約導游”服務的認可,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評價最低只有兩個中評,沒有一個差評。
說法
河南不在導游自由執業試點范圍,開展“網約導游”服務是違規的
從種種數據和現實情況來看,“網約導游”火了。互聯網時代,游客擁有了更多自主權,選擇一個心儀的導游隨時溝通,大幅提升了旅游質量。可是在河南,這種“網約導游”卻是違規的。
從2016年5月開始,國家旅游局在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啟動線上導游自由執業試點,在吉林長白山、湖南長沙和張家界、廣西桂林、海南三亞、四川成都等地啟動線上線下導游自由執業試點。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兩年前開展試點時,河南并不屬于試點省份,如今是否已經推廣到河南?
省旅游局監管處副處長潘敏建表示,直到記者采訪他才知道“網約導游”這一業務,目前河南并沒有收到線上導游自由執業試點的相關文件,所有在平臺上注冊的導游,都應當有旅行社的委派合同,不允許以個人行為帶團,私自帶團是不合規定的。
河南商報記者咨詢“網約導游”得知,“旅行社的委派合同主要作用是買門票,我們是不需要的。”
根據《導游自由執業試點管理辦法(試行)》,在試點地區之外,開展導游自由執業業務的,按照《旅游法》第一百零二條處罰,即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導游證或者不具備領隊條件而從事導游、 領隊活動的,由旅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予以公告。導游、領隊違反本法規定,私自承攬業務的,由旅游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并暫扣或者吊銷導游證。
探討
網約導游路在何方?“網約”便利和規范管理怎兩全?
使用過“網約導游”服務的網友表示,此服務透明方便,沒有隱性和強制消費,行程有什么變動可以和導游及時溝通,隨意自在;但也有網友認為,對于感興趣的景點,完全可以通過百度了解,很多景區還有電子導游,沒必要再花錢,只要提前做好功課,自助游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對于“違規”的說法,開展“網約導游”業務的旅游服務平臺的一名負責人認為,共享經濟不該有地域壁壘,應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該負責人介紹,平臺本身對“網約導游”也有很好的監管。比如,為了保證服務質量,不僅平臺對糾紛進行先行賠付,還制定了獎懲制度,根據用戶點評評分、銷量等維度給向導打分排名,對違反平臺規則、收到用戶差評的向導,給予下線懲罰處理。
而在潘敏建看來,“網約導游”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從試點到推廣,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盡管游客可以通過網絡查看導游資質等信息,但畢竟沒有納入監管范圍,真偽不好辨別,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相較于不合規的“網約導游”,他還是建議導游去正規旅行社簽約,游客選擇正規旅行社。
作為“網約導游”的競爭對手,傳統旅行社在觀望中也有自己的打算。河南海途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東表示,“河南不在線上導游自由執業試點范圍之內,企業應該按照規定守法經營,如果未來國家政策放開,我們傳統旅行社也會考慮開展這個業務。”
對于“網約導游”的風險,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石勇解釋說,這些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功能風險(不按合同履約、服務質量差)、時間風險(耽誤正常出游)、身體風險、社會風險(被敲詐、坑客)和隱私風險(相關信息泄露)等。
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金彩玉認為,“網約導游”跟網約車一樣有其方便之處,也有其風險。規避風險的方法就是要提高“網約導游”的注冊門檻,并且要有一套監督和管理體系,“任何一個行業都免不了有風險,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一棒子打死,這樣沒有一個行業能生存和發展下去。”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黑龍江旅游業明碼標價新規:點完餐要簽字,消費者確認再上菜2018-10-11
- 門票降價景區享“流量”紅利 十一自駕游、自由行增長顯著2018-10-11
- 老年人成為旅游消費生力軍 部分旅行社設隱形門檻2018-10-11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日本吸引“十一”中國游客 網絡成為新著力點2018-10-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