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蛟河,長白山西麓松花湖畔的東北小城。金秋時節,遠道而來的游客穿行山間,欣賞紅霞漫天、層林盡染;夜幕降臨,紅葉形狀的燈箱燈光閃爍,裝點著城市的街道……從煤炭資源枯竭到生態旅游興起,10余年間,紅葉成為這座東北小城轉型發展的新名片。
深秋一場初雪過后,蛟河紅葉谷的紅葉已經凋零大半,但白雪裝點的紅葉谷、五花山也別有一番韻致。來蛟河賞紅葉,是長春王阿姨一家每年秋游的“保留節目”。“今年紅葉落得有點早,有點遺憾,明年我會早點來看漫山遍野的紅。”
蛟河,曾經的城市底色不是紅,而是黑。蛟河曾靠煤炭興城,但隨著資源漸漸枯竭,轉型迫在眉睫。“想起故鄉紅葉谷,似見鄉親熱淚光”,清朝末年流傳在八旗子弟兵中的邊關小調,唱盡戍邊將士對故鄉風物的思念。2002年,當地將目光瞄準紅葉,結合豐富的原始森林資源,全力打造蛟河紅葉谷等生態旅游品牌,每年吸引大量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小小紅葉濃縮著當地推進綠色發展的實踐,也帶動了一方百姓致富過上好日子。
“紅葉并非我們獨有,但提起紅葉,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吉林蛟河。”蛟河市旅游局局長石劍一說,蛟河具有綿延100多公里的紅葉林,70多種能夠變成紅葉的樹種,這些紅葉具有明艷斑斕的色彩,在國內紅葉資源中獨樹一幟。
近年來,當地通過舉辦彩虹跑、自駕車友會、書畫大賽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以網上直播和線下互動的方式,吸引各年齡段游客前來。《插樹嶺》《女人的天空》《種啥得啥》等在蛟河拍攝的電視劇也為這里增加了大量人氣。2017年,這個小縣城接待游客7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3億元。
小小紅葉為當地招商引資“穿針引線”。通過一年一度的紅葉旅游節,當地政府舉辦經貿洽談會,長白山藥業等客商也因此結緣蛟河,在這里落地建廠,2017年貢獻稅收4.6億元。
大量的客源讓當地農民樂得合不攏嘴。景區附近的富江村、插樹嶺村共開了50多家農家樂。今年“十一”期間,這些店主的平均收入達5萬元。張青開了一家主打慶嶺活魚、食用菌養生膳食等特色菜的餐館,短短7天接待游客3200人次,收入近16萬元。“過去家里收入靠種地,如今這個農家樂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雖然紅葉已經成為帶動百姓致富的吉祥物,但當地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才能讓生態旅游走得更遠。有人說,絕大多數游客都是一日游,留下過夜的不多;也有人說,除了紅葉外,缺少其他叫得響的特色旅游產品。石劍一說,下一步他們將著力豐富旅游產品內容,提升旅游品質。比如,結合遼金古城遺址、老子學院打造文化旅游,開發地下林海完善原始森林游,打造冰雪項目、開發冬季旅游等。(吳丹 孟含琪)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泰國今年暫不考慮對中國游客減免落地簽證費2018-10-22
- 大興安嶺松嶺區旅游景區向民警免費開放2018-10-22
- “北京禮物”店將開遍京城 首次引入世園冬奧元素2018-10-22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馬蜂窩回應數據造假:自媒體文章失實,系有組2018-10-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