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對此,我深有感受。”住內蒙古全國政協委員云治厚說,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僅有長城等大量不可移動文物遺存,同時有數量巨大的可移動文物,這些文物不僅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中國文化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云治厚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進行了3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情況。但是,由于歷史原因,在普查登記中,我國博物館有2/3以上的可移動文物信息采集不完整,且非國有可移動文物沒有納入普查登記范圍,這些文物的價值和利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云治厚建議,要保護我國現存可移動文物的安全,推動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和利用。在不改變可移動文物所有權的前提下,盡快對非國有可移動文物進行普查登記,采集其基礎信息和收藏單位信息,完善國家文物資源數據庫,實現全國國有和非國有可移動文物信息互聯互通。有關部門應共同研商打擊可移動文物走私犯罪活動的有效措施,保護好這一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遺產。
云治厚建議,為非國有可移動文物建立“身份證”,降低文物特別是珍貴文物被走私的風險。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改善非國有可移動文物保護的微環境,延續文物的“生命”,使其發揮應有作用。加強對非國有可移動文物的研究,如文物流轉過程、入藏年代,以及所經歷時代的社會狀況、經濟發展水平等,實現它們在歷史研究等方面的價值。(記者 及慶玲)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梅花盛開 芳香自來!青島花期預報賞花地圖出爐2019-03-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