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這其中,文明的旅游行為和旅游環境,不僅是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承載著國人對“詩與遠方”的美好向往。
游客文明素質明顯提升
為深入推進文明旅游工作,提升我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啟動了“文明旅游 為中國加分”百城聯動主題活動。
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山東省委副主委、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劉曉靜對近些年中國游客文明素質的提升有著切身的感受。“在景區景點,已很少看到游客隨手扔垃圾的現象,不守秩序的現象也感覺少了很多。”在劉曉靜看來,每一名中國游客都是中國形象的代言人,她希望相關部門可以繼續倡導、宣傳文明旅游,讓文明旅游之風更加盛行。
“中國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出門旅游的越來越多,文明風氣也越來越足。”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聊城市實驗中學副校長竇延麗說,老師對孩子們進行文明禮儀規則教育,告訴他們出去旅游要遵守當地、景區景點的規則,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教育要與生活細節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對文明旅游的認識。
既要引導游客,也要規范行業
“杜絕不文明行為關鍵在于教育引導。旅行社應該對游客進行行前培訓和教育,對旅游全程進行適當的監管,導游也應當盡到相應的責任。尤其是在國外,應該尊重相關國家的風俗習慣。”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劉旗表示,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后,從精神文明建設角度出發增強文明出行意識,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李三旗認為,對旅游服務問題的嚴格管控,是實現文明旅游的重要一環。在貴州省,網絡負面輿情也會被作為投訴處理,為此,貴州省建立了專門的處理機制和平臺,通過督查暗訪等方式,督促景區進行整改。此外,貴州省還推出了“多彩貴州滿意旅游痛客行”等活動,鼓勵大家對貴州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議,并給予獎勵。
全國人大代表、東偉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蔡素玉認為,中國民眾出境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行為,除了本身素質之外,也與旅行社的組團安排密切相關。在前期的調研中,蔡素玉了解到,組織出境旅游團的旅行社在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旅游團參團人數過多、車輛安排不合理,以及隨團領隊和當地導游未能很好地介紹當地風俗、禮儀等,令游客在景點處于無人管理和引導的狀態,既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也導致游客做出許多不規范的行為,如爭搶景點拍照位、洗手間等。對此,蔡素玉提出,應健全相關的政策規范,嚴格規定每個出境旅游團的人數上限,加強對出境旅游團領隊及當地導游的培訓和要求,規定他們必須妥善照顧團員,帶領團員參觀旅游,并作出清晰及詳盡的指引。
提升文化自信,蓄養文明素質
高鐵、公交、飛機“霸座”事件等旅途中的不和諧音符,引發了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的深思:“經濟是一個國家的骨架,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肉、靈魂,而承載、體現文化的國民,其言行舉止所體現的素質,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直接而深刻的表述。”
“文化自信,就是我們的國民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成為美麗的文明風景線,讓每一個人都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她建議,加強公共規則意識的教育,在優秀文化傳統基礎上,建構現代文化規則體系,讓國民的規則意識得到更新和提升。同時,也要提高違規行為的代價,開展必要的公共文明培訓,建立一體化個人征信檔案。
全國人大代表、梵凈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石麗平也認為,游客文明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取決于社會文明程度、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不能只靠政府,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相關部門要從正面表揚、反面懲戒兩方面去抓;主流媒體、新媒體要發揮積極作用,加強對國民文明素養的宣傳引導。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市旅游質監所發布“3·15” 旅游消費提示2019-03-15
- 沈鐵開行多趟“南方快車”旅游專列2019-03-14
- 宜昌市一季度開工建設36個旅游項目2019-03-14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云南投訴量明顯下降 機票不退不改仍是投訴重2019-03-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