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19日表示,革命文物紀念設施建設主要目的是要滿足公眾的參觀需要,滿足文物安全的需要,不提倡貪大求洋,也不能建的富麗堂皇。
在19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在回應“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文物部門如何用好革命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把錢用在刀刃上”這一問題時,作出上述回應。
顧玉才表示,開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最主要的是要繼承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傳承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一是重點保護好革命舊址本體和革命文物。據普查資料顯示,全國不可移動革命文物近3.5萬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0萬余件/套,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最主要的是做好舊址和文物本身的保護,改善它們的保護狀況。
二是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還要做好文物的合理利用。要充分利用革命舊址、革命文物來做現場展示。
三是為了更好促進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建設一些適當的、必要的展示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是必須的。在這些配套設施的建設過程當中,要嚴格把關,新建改擴建紀念設施,要按照中央有關規定嚴格履行報批手續,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兩辦文件也明確要求,建設這些紀念設施必須經過批準,不得未批先建,不得邊批邊建。
此外,在這些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還要堅持體現艱苦奮斗、艱苦樸素的精神。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不能貪大求洋,不能搞花里胡哨的東西,不能搞的很現代化、很費錢。
顧玉才強調,在紀念設施和展示設施的建設上,主要目的是要滿足公眾的參觀需要,滿足文物安全的需要,滿足這些基本功能就可以,不提倡貪大求洋,也不能建的富麗堂皇。展示設施建設要盡可能利用革命舊址來進行,如果確有必要,不論是新建也好、改擴建也好,必須嚴格按程序報批,而且在批的時候必須嚴格把關,控制它的風格、體量、規模,以追求簡潔、樸素、大方為主調,這樣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才能真正助力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改善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全國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公布 安溪永春德化南安入選2019-03-21
- 臺“新故宮計劃”成挨批重點:浪費人力、物力、財力2019-03-21
- 多款文物表情包走紅 回應:促使大家更了解文物本身2019-03-20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北京春季造林全面啟動2019-03-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