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劉俊良
嘉賓:
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 唐曉云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產業研究室主任 依紹華
提供崗位數量多,吸納作用明顯
記者:旅游業主要涉及哪些行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具有哪些特點?
依紹華:旅游業是以旅游活動為中心,由眾多相關行業和部門構成的綜合性產業,包括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個行業。
旅游業在吸納就業方面,表現出雙重屬性。一方面,旅游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特點,以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為例,這些行業對勞動者數量的需求較大,同時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不高,解決了大量低技能勞動者的就業問題。另一方面,旅游業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保持同頻共振,與科技的結合日益密切。隨著旅游業逐漸向精品化、個性化方向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旅游人才。
唐曉云:旅游業在吸納就業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提供崗位數量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于2018年12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顯示,旅游業直接帶動就業人數達2825萬人,直接和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達7990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8%。由此可見,旅游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二是不斷創造新職業。隨著“互聯網+旅游”的不斷發展,旅游業中出現了一些新職業,比如旅行定制師、當地向導等,為勞動者就業開辟了新的空間。
三是就業方式較靈活。由于游客出行存在淡季、旺季之分,使得一些崗位的彈性很大,具有階段性特征,因此勞動者能夠以更靈活的方式實現就業。
四是女性就業占比高。由于旅游業具有服務業的特點,在旅游從業人員中,女性勞動者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大約在60%左右,主要集中在餐飲、住宿等就業門檻較低的服務行業。
新職業將不斷涌現,創業需扎根細分領域
記者:未來,旅游業中哪些領域會產生新職業?對創業有怎樣的帶動作用?
依紹華:前面提到,旅游業的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科技對旅游業的影響不斷加深,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大提升了旅游業的服務品質。未來,科技與旅游高度融合的領域,會不斷產生新職業,比如利用科技創新開發旅游產品的工作崗位等。另一方面,現代社會中,人們的消費觀念不斷升級,為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高端旅游領域也會孕育出新職業。
此外,由于旅游業具有較強的產業融合性,旅游與文化、藝術、體育等產業會不斷融合,在這些產業的結合領域,也會產生新職業。
唐曉云:據統計,2017年,旅游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13萬億元,占GDP總量的11.04%。旅游市場體量巨大,而且新需求和新趨勢也在不斷涌現,留給創業者施展拳腳的空間很大,關鍵是要立足細分市場,做好相關產品和服務。
以在線旅游領域為例,攜程等頭部公司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對于創業者來說,要與巨頭的經營模式和內容形成差異化競爭,在細分領域做深做實。比如在線旅游創業公司——6人游,以小包團形式,向用戶提供以出境游為主的中高端定制旅行全程服務,深受歡迎。
此外,在鄉村旅游領域也有廣闊的創業空間。一方面,雖然鄉村旅游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但從內部要素來看,仍然存在很多低端的業態,局限于農家樂、采摘園等形式,只能滿足基本的食宿和游樂需求。對于從事鄉村旅游的創業者來說,可以針對不同群體,從需求端設計旅游產品,不斷開發新的鄉村旅游模式。另一方面,目前政府有關部門對發展鄉村旅游十分重視,制定了很多扶持政策,營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
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建設旅游人才隊伍
記者:應該如何做好旅游人才的培養工作?
依紹華:做好旅游人才的培養工作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是針對具有從業意愿的勞動者,特別是在鄉村旅游領域,由政府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組織進行統一培訓,使勞動者掌握從事旅游業所需的相關技能,形成對旅游業系統全面的認知。
二是針對從業者崗位不同特點組織在崗技能提升培訓,比如面向職業經理人,開展管理能力培訓;面向導游從業人員,開展優秀導游培訓;面向旅游產品開發人員,開展創新能力培訓……關鍵要建立持續學習的機制,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的旅游人才隊伍。
唐曉云:旅游院校是培養旅游專業人才的一個重要載體。據了解,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旅游院校2641所,招生27.39萬人。
目前,旅游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的問題。院校在課程設置和教材使用方面,無法跟上快速的市場變化,導致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存在結構性矛盾。
針對這一問題,有的院校做出了比較好的實踐探索,他們與企業建立合作機制,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根據市場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
目前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高端導游人才、大數據分析人才等都十分緊缺。培養適應新時期旅游發展需求的人才,需要建立市場化的培訓機制,充分調動政府、院校、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
提高農村人口素質,促進返鄉創業
記者:旅游業對助力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推進鄉村振興有哪些作用?
依紹華:近幾年,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有利于實現貧困人口轉移就業。旅游業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可以直接吸納當地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促進貧困人口增收。
二是有利于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旅游業除了具有經濟功能之外,還具有社會文化功能。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增加當地農民與城市游客交流的機會,有助于當地農民改變落后的生活習慣、學習外部前沿的文化知識、樹立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唐曉云:2018年,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超30億人次,同時國內旅游人均花費為1000元左右。由此推算,鄉村旅游市場的消費規模十分可觀,對于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增收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
此外,發展旅游業有助于改善鄉村環境。旅游對于環境衛生及景觀整潔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
不僅如此,發展鄉村旅游還有利于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并實現回鄉淘金、文化傳承、鄉村發展三方面的“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在發展鄉村旅游時,需要注意兩個誤區。
第一,不是所有的鄉村都可以發展旅游業。只有具有旅游資源和基本發展條件的,才可以進行旅游開發。
第二,不是只有風景美才可以開發鄉村旅游。如果當地具有良好的交通條件、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同時又具有民俗文化、美食資源或者特色產業等旅游資源,也可以發展鄉村旅游。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韓流發威!大陸旅游業者參展舍臺北轉高雄2019-05-09
- 游客在哪玩住哪里 福建景區全域旅游大數據平臺了如指掌2019-05-09
- 東山縣舉行鄉村旅游招商推介會 現場簽約超6億元2019-05-08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武漢一旅行社收錢后負責人失聯 相關部門介入2019-05-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