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5月16日,記者從鄭州市文物局市博物館建設通氣會上獲悉。經過今后三年努力,鄭州市博物館將新增100家以上,國有(行業)博物館達到50家以上,非國有博物館達到50家以上。市域內從3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發展到10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全市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進入全國城市前列。
會上記者了解到,作為上千萬人口的城市鄭州,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覆蓋率還較低。在博物館數量、規模和質量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縣(市、區)博物館建設嚴重滯后,存在著建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現有博物館的規模、館舍條件、安防消防設施、服務社會能力等方面還需改進,鄭州市博物館整體上與國家中心城市地位還不相匹配。
2019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三年內謀劃建設各類博物館100家以上。”市文物局高度重視和認真落實市政府決策,自2019年3月份以來,集中力量做好“三年行動方案”起草工作,進行了多番、多人次的座談,在調研分析鄭州市博物館發展狀況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并借鑒相關省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有關博物館事業發展的成功做法,形成了“三年行動方案”。
未來三年,各縣(市)采取“1+2+N”的建設方式,即各縣(市)必須建設1家綜合性博物館,2家專題(特色)博物館,N家非國有博物館。市內各區及四個開發區以“2+N”為主,即必須建設2家專題(特色)博物館,N家非國有博物館。各縣(市、區)要結合自身區域內產業特色和區域資源優勢建設專題(特色)博物館。市直各相關部門、各行業要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建設行業博物館。
會議指出,探索多元主體合作辦館模式,在不改變國有藏品所有權屬性及館舍土地使用性質的前提下,允許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依法參與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提供專業化服務。深入挖掘研究文物價值內涵,打造具有鄭州特色、內涵豐富、高端多元、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原創精品展覽,增強展覽的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注重形式設計、科技應用和氛圍營造,提升觀展體驗感。完善博物館免費開放機制,建立博物館免費開放績效評估管理制度,探索對免費開放博物館實行動態管理,將更多博物館納入各級財政支持的免費開放范圍。探索文教結合新模式,不斷提升博物館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真正把博物館建設成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
總體目標,經過三年努力,全市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博物館體系,把博物館打造成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的重要載體、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的重要內容、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窗口、服務人民群眾的文化高地。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省導游選拔賽開賽 一等獎選手將晉級全國賽2019-05-17
- “國際博物館日”福建主會場活動將在泉州舉行 以城市記憶推動文化傳承創新2019-05-16
- 漳州市2019年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啟動2019-05-16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節假日游人過多 鄭州多所大學校園“疲憊”不2019-05-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