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江西旅游景區總是一派游客如織的“爆棚”景象,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連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但是另一方面,作為旅游資源大省,卻沒有一家旅游上市企業,這讓江西各大景區略顯尷尬。
江西已吹響了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的沖鋒號,江西各大景區在“映山紅行動”中該怎樣把握機會疾步快跑?近日,記者邀請旅游業界人士深度解碼。■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朱嘉明/文
國內12家景區上市公司鏖戰資本市場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12家旅游景區已登陸A股,分別為張家界、峨眉山A、桂林旅游、麗江旅游、云南旅游、黃山旅游、三特索道、曲江文旅、西藏旅游、長白山、天目湖和九華旅游,平均市值逾30億元。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作為自然景區龍頭及目前A股市值最高的旅游景區,黃山旅游于1996年11月成立,并于半年后成功登陸A股。黃山旅游的景區管理業務為黃山風景區和花山謎窟的日常經營管理等。此外,公司還擁有10余家酒店、旅行社業務和徽文化主題餐飲板塊。在黃山旅游的眾多業務中,酒店業務貢獻營業收入最多,而索道及纜車、園林開發等基礎設施業務毛利率最高,均超80%。
2006年成功上市的云南旅游,旗下包括多旅游要素,如旅游景區、旅游地產、旅行社、交通運輸、旅游酒店及婚禮文化、園林園藝等六大板塊,是2019年一季度12家旅游景區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最高的企業。六大業務板塊中,旅游地產和旅行社業務實現營業收入最多,旅游地產及旅游交通的毛利率較高,均為30%上下。
此外,記者注意到,2015年在A股上市的九華旅游,是2019年一季度12家旅游景區上市公司中歸屬股東凈利潤最高的企業。與黃山旅游類似,九華旅游索道纜車業務的毛利率也極高,這一業務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在各業務板塊中最高,其毛利率超80%。
多原因致江西尚無景區企業上市
A股景區上市公司黃山曾一直被拿來與相隔不遠的廬山對比,但截至目前,包括廬山在內,江西尚沒有一家景區上市。
江西財經大學江西旅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西省省情研究特聘專家曹國新分析稱,目前已上市的旅游景區企業多是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的產物,現在交易所對上市的要求更加具體和嚴格,因此近年來全國少有旅游景區企業成功上市,而能夠在A股或新三板上市的旅游企業,其主營業務也大多是與旅游相關的科技、演藝、旅行社業務。“由于江西旅游景區企業沒有趕上當年的政策東風,因而至今沒有一家上市企業。”
曹國新認為,江西旅游景區沒有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經營模式無法滿足上市的要求。他表示,江西旅游景區的經營主體大多為“管委會+企業”,這類經營模式在上市過程中很容易被認為“政企不分”、經營主體不合格。此外,景區可注入資產少等也是制約江西旅游景區上市的瓶頸之一。按照目前的上市要求,門票收入不能作價上市,不可作為股東收益,這導致景區優質的自然資源難以資本化,而景區的其余資產如索道、停車場等總量又較小,難以達到上市的要求。
江西兩旅游企業有望“殺入”A股市場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可以讓旅游企業發展壯大,曹國新告訴記者,江西旅游業目前離上市最近的是江西省旅游集團和婺源篁嶺景區。
記者檢索相關資料發現,江西省旅游集團是具有國資背景的綜合性旅游企業,已于今年3月持有上市企業國旅聯合29.01%的股份,外界預計其未來有望“借殼上市”。此外,去年8月,江西省旅游集團宣布正式啟動H股IPO。也就是說,借殼國旅聯合并非江西省旅游集團上市的唯一選擇。
對于婺源篁嶺景區,記者發現,其相比大多數旅游景區的最大優勢,在于經營主體合規和資產產權清晰。婺源篁嶺景區完全由企業進行運作,通過產權置換,將山上居民的產權置換到山下,這樣就能名正言順地經營整座山的資源,符合交易所對擬上市企業“產權清晰”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婺源篁嶺與A股上市公司中青旅正式簽約開展戰略合作,中青旅相關負責人提出,簽約后盡快啟動上市進程。記者注意到,上饒市委相關負責人在雙方簽約時滿懷寄托地表示:“希望今后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協同政府和市場兩種資源,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要素的合作,以婺源鄉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為平臺,著力把篁嶺打造成江西省旅游行業的龍頭景區和優質主板上市公司,推動婺源旅游產業整體提升和轉型。”
為旅游發展補短板 江西正在這么做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旅游與休閑研究室主任戴學鋒告訴記者,江西旅游給外界印象最深的是紅色旅游產品,如何讓游客的旅游體驗更豐滿,進一步提高重游率,值得思考。
曹國新也表示,江西的旅游產品中,目前認知度最高、最“爆款”的是紅色旅游產品,但缺少具有廣泛知名度的組合旅游產品,這一方面是因為跨行政區域的旅游線路較難協調,另一方面,一般的旅游企業又缺少足夠能量打造一條精品跨區域線路。
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旅游休閑協會專家委員竇文章表示,江西擁有眾多優質壟斷性文化旅游資源,4A及以上景區眾多,但大型龍頭景區的集群效應較弱,同質化特征較明顯,開發利用尚不充分。此外,觀光型旅游為主導的格局尚未根本轉變,旅游景點、購物市場之間互動性尚不夠強。竇文章建議,應整合資源,發揮大型龍頭景區的影響力和帶動作用,以點帶面網絡式發展,實現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針對短板,江西已在嘗試多個動作。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陳曉平表示,要讓“快游”變“慢游”,把游客留下來,加快要素建設,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對文化和旅游存量資源進行整合提升,形成吸引市場的多維產品,提升價值鏈,讓“老樹”發“新芽”。此外,將重點扶持綜合運用互聯網技術的文旅新業態,培育創新鏈,讓“星火”廣“燎原”。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端午江西省各地文化大餐出爐 龍舟粽子不再是唯一主題2019-06-05
- 今年端午小長假將有近億人次出游 機票價格很“親民”2019-06-05
- 專家: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線 美方應為中國游客提供優質體驗2019-06-05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撒潑旅客毆打青島機場工作人員 被拘5天2019-06-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