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旅游聯盟·湖湘對話”海報 鐘欣 攝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14日獲悉,由世界旅游聯盟主辦的2019“湘湖對話”將于9月在杭州舉行,期間將發布《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2019》,并將聯合中國國際電視臺制作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微電影。世界旅游聯盟秘書長劉士軍坦言目前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突出,旅游產品缺少內涵、沒有特色、缺乏核心競爭力,這是目前旅游扶貧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
世界旅游聯盟(簡稱WTA)是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性、綜合性、非政府、非營利世界旅游組織,成立于2017年9月。其最大特點是搭建了一個全球范圍內納政府、企業、機構等各種旅游產業參與者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平臺,而這恰恰成為WTA參與全球旅游減貧事業的優勢所在。在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內,WTA的全球會員已經由最初的89個,發展到目前(2019年5月初)分布于38個國家(地區)的182個,覆蓋了旅游產業鏈的上下游,包括金融、地產、交通、住宿、傳媒等多個領域。
劉士軍介紹,9月18日至21日,第二屆“湘湖對話”將在杭州召開,世界旅游聯盟將繼續聯合世界銀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發布《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2019》,并將聯合中國國際電視臺制作世界旅游聯盟旅游減貧案例微電影,這對于正在拓寬旅游減貧局面的各級各地政府和市場主體來說,將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
旅游扶貧是中國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方式,但是,旅游扶貧該怎么扶?對此,他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旅游扶貧應注重科學規劃、合理布局?,F在,不少地區急于擺脫貧困狀態,為了加速旅游扶貧工作而去選擇直接模仿其他成功地區,修建一些與當地的自然景觀極不和諧的建筑,與當地文化風俗不相融、質量差、缺少內涵的項目等,破壞了環境,也使得當地的資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其次,旅游扶貧應關注文化和傳統風俗,打造核心吸引力。目前鄉村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突出,旅游產品缺少內涵、沒有特色、缺乏核心競爭力,這是目前旅游扶貧過程中面臨的一大問題。在對貧困地區進行旅游產品開發時,應當深入挖掘當地的特色文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打造出屬于當地獨一無二的旅游產品。
再次,旅游扶貧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貧困村點多為偏遠地區,歷史、文化、生態等資源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價值,所以在進行旅游開發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減小對旅游資源的破壞。在旅游高峰期時,應當注意游客人數不能超過當地的環境容量。
第四,旅游扶貧應注重扶志扶智。要樹立貧困地區百姓對于脫貧致富走向美好生活的信心,要啟發貧困地區人民的致富思路,提高培訓技術和素質教育,通過知識和技術的支持,結合當地實際以及困難群眾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引群眾走向科學正確的脫貧致富道路。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四川松潘縣一旅游大巴被飛石擊中 已造成8人死2019-07-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