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體現了國家對發展流通擴大消費的重視,也為進一步激發國內消費潛力帶來更多新動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消費已連續5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今年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接近80%,其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60.1%,消費對經濟增長的穩定支撐作用和拉動作用不斷提高。
今年以來,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放緩,一些人產生擔憂,對此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主要歸因于我國消費市場發展規律和結構優化的客觀因素,即實物消費增速慢慢回落、服務消費占比提升,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統計實物消費,不能反映服務消費的快速增長。
當前,我國服務消費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去年居民服務性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49.5%。將來,服務消費是消費市場的主要增長點,潛力有待進一步激發。以體育消費為例,根據國家發改委估算,2018年我國體育消費將近1萬億元,但我國人均體育消費只有約717元,距離全球平均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
我國消費結構升級仍處于上升期,消費規模穩步擴大,消費模式不斷創新。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市場,其中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蘊含著大量的消費升級需求。
挖掘消費潛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需要進一步補齊當前流通消費領域的一些瓶頸和短板。在流通服務業政策方面,要站在全產業鏈治理角度,從宏觀、中觀與微觀三個層面,建立流通服務業政策體系聯動機制,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在流通主管部門監管方式方面,建議建立“生產—流通—消費”聯動的多方協同治理組織與機制,統籌制定系統化、體系化、同步化的政策制度與法律法規,提高治理效率。同時, 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簡化審批程序和投資便利化等方式,鼓勵流通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商業繁榮,激發消費市場更加蓬勃的動力。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頤和園“探海燈桿”亮相2019-10-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