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從整體來看,目前發展夜間經濟仍面臨諸多難題:消費者的新需求尚未被完全滿足、夜間營業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以及夜間公共交通運營、相關管理沒有完全配套等。
為進一步點亮夜間經濟,激發更多消費潛力,需要不斷創新消費場景和業態,更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等。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從古代都城上元夜的熱鬧,到如今越來越多“不夜城”的出現,從賞月觀燈到餐飲、購物、文旅、休閑等交叉融合,夜生活花樣迭出,夜間經濟悄然興起。
對于大多數上班族來說,白天要上班,夜晚才開始個人生活。在技術不斷發展、消費加速升級的當下,夜間經濟的發展正孕育著巨大市場。各地紛紛發力夜間經濟,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發展夜間經濟,各方怎么看?還有哪些需要改進和加強之處?各地又推出了哪些值得借鑒的措施?記者進行了采訪。
面對需求升級業態如何創新
南方游客到北方,會不太習慣冬天的夜晚,10點后一些街巷就一片冷清;而北方人到南方,常常感嘆一家小面館也能營業到深夜12點。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助理、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院長鄒統釬認為,除了氣候原因,目前一些城市發展夜間經濟還局限于餐飲、購物、燈光秀,高品質的文化、體育、競技、表演等產品亟待開發和營銷創新。事實上,這一現象已經得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各地紛紛要求在發展夜間餐飲、商業之外,促進夜間的文化、體育賽事、旅游等活動的發展。
在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賴陽看來,目前一些城市發展夜間經濟主要是在延長營業時間方面進行探索,但從結構上而言仍處于“點狀”,尚未形成“網狀”系統,集中性的整體區域開發較少。“孤零零的某一家店營業,很難吸引消費者專程跑一趟。如果一家24小時書店旁還有配套餐飲、咖啡館等等,就可以滿足人們的聯動需求。”
“發展夜間經濟,應當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依托優勢資源,挖掘地方特色內涵,拓展和提升品質。”中央財經大學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王偉表示。
“餐飲街、電影院、酒吧、KTV是目前國內多數城市的夜間經濟承載體,導致大多數人對夜間經濟的印象還停留在‘啤酒烤串購物唱歌’上。”成都大學文化旅游產業學院院長諸丹教授認為,消費者的夜間消費需求在不斷擴大,但消費者對夜間消費的新業態、新場景和新體驗等需求還尚未被完全滿足。要充分挖掘城市本地文化旅游資源,從消費文化、地方特點、民宿文化入手,結合時代發展特征和商業進化模式,把握契機,尋找切入點。
夜間營業考題商家如何破題
最近,位于北京東南四環的“李嘉嘉串串鮮”負責人正忙著跟合生匯商場里的電影院談廣告位,目標鎖定為夜場觀影人群。
為了從夜間經濟市場里分一杯羹,商家各顯神通。超市發總裁王增慶透露,超市發在北京玉泉路和學院路的門店已經實現了24小時服務。借助超市發“生鮮超市+羅森便利店+書吧”的形式,為當地消費者提供了一個24小時全天候的消費場所。“便利店里夜晚燈光通明,提供全天候服務,消費者可以買東西,也可以看書和工作。”
盡管夜間消費需求見長,對于商業企業來說,在實際運營中還是不得不算一筆經濟賬。一位餐飲從業者坦言,24小時營業意味著營業時間至少要增加8—10個小時,水電費用和人工成本都要增加至少一倍,如果營業額不能有相應增長的話,企業還是有不小的經營壓力。
位于北京崇文門商圈的新華書店(花市店),這兩年正成為文藝青年們的網紅打卡點。因為2017年以來,這家書店開始24小時營業。
“我們想營造的氛圍就是讀者隨時來,我們隨時在。”書店經理李莉說。要24小時服務讀者,必定要付出成本,尤其是夜間的支出。人工夜間的工資比白天高出30%,但是從晚上9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半開門這段時間所產生的銷售額,大概只占全天銷售額的5%左右。這樣看來,夜間營業的收入和支出并不成正比。
如何平衡夜間營業產生的成本?書店想了個招。今年3月,店內在進門左側開辟了一個多元化產品經營區,引進文創產品售賣,產生的利潤就用來彌補夜間成本。
在北京市政協近日舉辦的“促進夜間經濟發展”委員沙龍活動上,委員們建議,在鼓勵相關企業開展夜間經營業務的同時,想方設法協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和實際負擔,讓企業能夠持續經營下去。可以在鼓勵商業零售企業、商業中心晚間延長經營時間的同時,給予企業用水、用電、用工的差異化價格政策或相應補貼等。
完善夜間配套各地如何發力
保障夜間消費,夜間公共服務和管理如何進一步完善,也是擺在各地面前的一道新考題。
不少消費者反映,國內大部分城市公交車和地鐵最晚運營時間為22點至23點,在大型商圈,夜間打出租車也經常需要排號。
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去年3月,成都推出12條夜間公交線路,將22點至凌晨1點的運營線路比例提高至32%。成都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公交線路有效提升了市區各商圈、餐飲、娛樂等大型場所夜間經濟發展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目前成都文旅公交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正規劃設計一條夜間旅游線路,將通過旅游觀光巴士串聯寬窄巷子、東門碼頭、春熙路等熱門地點。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介紹,北京將地鐵1號線、2號線運營時間進一步延長,每年5月至10月,每逢周五、周六,1號線雙向延長運營時間1小時,為消費者前往長安街沿線及二環周邊的“夜京城”消費場所提供便利。
對于一些商業綜合體反映的夜間停車難問題,北京市交通委也在組織各區結合停車位供需情況,利用空閑土地等新增一批停車位。交通部門還將對“夜京城”地標、商圈及生活圈加大出租車調度,增加周邊駕駛員數量,通過鼓勵措施及優先調派策略引導駕駛員接單。
除了消費者的困難,不少商家也反映在延長夜晚營業時間時遇到一些阻礙。
成都一家火鍋店負責人提出,盡管目前很多餐廳已經嘗試延長服務時間,但針對餐飲業的垃圾清運時間還沒有跟著延長,相應配套措施應該到位。
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麗媛建議,對夜間消費集中區域的燈光、交通、停車及垃圾等制定一系列標準和導則,支持各商家規范增設亮化設施和設置霓虹燈。同時,還應加強對夜間消費相對集中路段的交通疏導,制定出臺更具靈活性的停車管理措施,滿足夜間出行需要。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31日 10 版)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智慧“夜經濟” 快餐小吃消費最活躍2019-10-09
- 繁榮夜經濟 金街迎客流晚高峰2019-09-03
- “放養模式”遇瓶頸 “點亮”夜經濟福州這樣發力2019-08-29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西部小上海”變身旅游小鎮2019-10-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