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與江西的黎川、資溪、貴溪、鉛山等地毗鄰,擁有總長達283公里的省際邊界,占福建省際邊界的十分之一。雖然地處省界,但人們并沒有止步于關隘。相反,自古以來,光澤就富有“探路先鋒”精神。
2022年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納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該項目包括福建省的6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名列其中。
什么是工夫茶?喝了漲功夫?武林高手特供?這個問題,問起福建人,那是問對人了。畢竟,從早泡到晚,都好這一口。
霧醉山里茶飄香,甘甜潤滑草木間,春露一杯滌塵凡.....在閩中大田藏著一種名為“美人”的茶,究竟是怎樣的茶,能擔得起這樣的名稱?
五百年來,閩人以智慧和勤勞,不斷打響福州金魚文化品牌,持續做強福州金魚產業,連續創造多個第一:金魚年產值全國第一,高端金魚年出口全國第一,金魚養殖自動化程度全國第一,金魚品牌影響力全國第一。
福建山高林密,東臨大海。不僅與外界隔離,境內彼此也相對隔絕。也正因如此,不同時期的不同族群在福建各地扎根生存,保存了不同時期的中原語言和文化藝術。
兩次鴉片戰爭之后,師夷以制夷的改革思潮席卷而來。1866年,船政在福州馬尾誕生,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教育、育人才、興海軍等一系列為國求強活動,被譽為“中國自強之道”。
如今,百年船政教育薪火相傳,船政后人閃耀各行各業,百年船政將加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順昌境內的寶山山頂,有一座寶山寺。寺廟的圣祖祭臺,是由自然造化的“猿頭”圣祖峰,和人文砌筑的祭臺、以及香爐共同組成,堪稱“天造地設”。
福建歷來以方言復雜著稱,當年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工作,最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關,電視劇《山海情》原聲版使用了福建口音普通話、莆仙方言等,頗具地方特色的方言既活躍了劇情、增加了笑點,也讓觀眾在原汁原味的方言中產生了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