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始終重視改革,大力推動改革。其探索與實踐,留下清晰而深刻的足跡:他沖破思想和體制的重重阻力,推動福州國有企業改革;他六年七下晉江,在多次調研后總結“晉江經驗”,提出縣域經濟發展方向;他倡導建立外經“一棟樓”,推進簡政放權,給企業家回信,呼吁理解、尊重、愛護、支持企業家;他親手抓起、親自主導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餐桌污染治理為抓手,著力打破部門藩籬,統籌推進,建立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體系……[詳細]
“沒想到”“太欣喜”,已經83歲高齡的黃文麟回想起3年前總書記的回信,仍激動不已。“習近平總書記在百忙之中還專門給企業家們寫了363個字的回信,大家特別振奮!”[詳細]
令外商意外的“快”,源自當時剛設立的福州外商投資管理服務中心,也就是采訪過程中,不少老同志口中的“一棟樓”。設立“一棟樓”的倡導者,便是習近平。[詳細]
2002年5月,黃建興剛擔任省林業廳廳長,時任省長習近平就專門找他談話。“當時交代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加快林業體制改革。”習近平的話,黃建興至今難忘:“他說,‘我們干林業,很多人只見林,不見人。但林是人種出來的,人對林的關注、感受、利益關聯卻往往被忽略。你們要抓緊做好調研,盡快開展工作’。”[詳細]
時間回到16年前,習近平正是在福建打響全國治理餐桌污染的第一戰。“人民關心的事情就是我們關心的事情,人民群眾不放心的事情、不滿意的事情就是我們的過失所在!”2001年,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談及這項工作時的一席話,至今聽來,仍擲地有聲。[詳細]
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著力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可在選擇首批股份制改革試點企業時,“卡”住了。[詳細]
“習近平任福建省委副書記和福建省長的6年里,7次來晉江調研,我陪同了4次,受益匪淺。”時任晉江市委副書記陳章進說。[詳細]
福建日報刊發長篇通訊《改革爭先 擊水中流——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改革篇》,省內外媒體第一時間紛紛轉載,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習總書記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體現了他情系福建、心系百姓的為民情懷,勇于擔當、先行先試的改革精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