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南平延平區瓦口洋綠色保衛戰
東南網7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吳柳滔 通訊員 詹國兵)瓦口洋,位于南平市延平區爐下鎮瓦口村,上游杜溪、吳丹溪匯聚于此,形成近600畝喇叭形庫灣。夏日傍晚,三三兩兩垂釣者聚集在瓦口洋,青山如黛,白鷺翩飛。村民岑國祥說,沒想到,這樣的場景20多年后又回來了。
20多年來,瓦口洋上游及周邊有2500家養豬場,再加上沿線兩萬多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瓦口洋成藏污納垢之地。昔日綠水盈盈的庫灣變得水黑如墨,臭不可聞。今年2月,一場治污戰在此打響。僅僅數月,瓦口洋重現一溪綠水,成為南平治污戰成功的縮影。連日來,瓦口洋迎來許多地方取經團,其整治經驗逐步向全省推廣。
鐵腕治污,600畝庫灣脫胎換骨
延平區是南平市生豬養殖“大戶”,瓦口村又是延平區生豬養殖的發源地。村支部書記張道星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為解決庫區移民生產生活出路問題,爐下鎮決定以南平山鷹飼料集團為龍頭,采用“公司+農戶”的模式,在瓦口村率先發展生豬養殖業。經20多年的發展,全村有兩家面積過萬平方米的規模養殖場,229戶890名村民九成以上從事生豬養殖業。村民或養豬,或經營飼料,或販賣獸藥,或從事運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村里不到1000人,但是生豬卻有5萬頭。
污水治理不達標,600畝庫灣首當其沖。“瓦口洋周圍蚊子、蒼蠅滿天飛。瓦口洋下游3公里就是閩江,影響閩江的水質。”張道星說。
“治理畜禽養殖污染不僅是造福子孫后代的環保事業,也是加快閩北綠色發展的迫切需要。”南平市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省兩會期間,南平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簽訂環保目標責任書,立下“軍令狀”,確保“水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
一系列措施緊鑼密鼓推出:2月4日,南平市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題研究延平區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問題,明確提出全力打好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攻堅戰;6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延平區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整治動員大會,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196人入駐6個重點鄉鎮。僅一天,所有人員都到位。同時,以督促檢查促真抓實干,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直接開在一線,對于整治工作不力、進度滯后的給予通報直至責任追究。
爐下鎮黨委書記何宏說,攻堅戰打響后,全鎮1400多家養殖戶,黨員干部帶頭拆。堅持一戶一策,挨家挨戶面對面做工作,精準施策。對釘子戶、大戶等,成立聯合攻堅組,綜合施策,鐵腕治污。
僅僅3個多月,延平區拆除了4469家養豬場,削減生豬216萬頭,爐下鎮1400多家養殖場全部拆除關閉,瓦口村70多家養豬場拆除關閉,徹底阻斷了瓦口洋上游的污染源。
立足長效治理,爐下鎮還引入第三方機構,通過購買社會服務,委托廣州市分類得環境管理有限公司應急治理瓦口洋水質提升問題。通過筑河壩、清淤泥、構建水質凈化系統、投放活性炭等手段,消除了劣五類水體,瓦口洋水質大大改善,重現碧波。
“被養豬場層層包圍的村莊一下子豁然開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昔日的豬場有的變成了新房,有的變成了廣場舞場地,有的回歸田地。” 張道星說。
點綠成金,新思路開辟新天地
沒了養豬場,瓦口洋周邊村民一度很彷徨:不能養豬,還能干什么呢?爐下鎮開始引導村民走綠色發展之路,點綠成金。
今年3月,曾經的養殖戶陳人禮把500多頭豬賣掉了,開辟了130多畝的養魚池,成立家庭農場。農場周邊山上七八十座養殖場清理后,汩汩山泉重新引入了魚池,25畝魚池內養殖赤眼鱒,銷往附近的旅游景點。“按一公斤10多元來算,魚池可產約兩萬公斤赤眼鱒,利潤可達10多萬元。”陳人禮還在規劃著更大的產業,魚塘周邊延伸種植可采摘水果及蔬菜,300畝農場形成垂釣、采摘、農家樂等業態,豐富旅游產品。
“針對村民認為綠色發展就是種種菜、養養雞鴨等傳統觀念,鎮里幫助他們轉變觀念、打開思路,將綠色發展涵蓋在現代農業、新能源產業、綠色城市等方面,把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何宏說。
村民岑國祥等5人投資10萬元,利用瓦口洋120畝庫灣開發荷塘;在鎮里牽線搭橋下,一些村民與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系,計劃試種美國水果胡蘿卜,引入生科院實驗基地入駐,對接退養戶發展特色種植。由于當地生態變優良,福州一家精密機械公司落戶爐下鎮,12戶退養戶經過培訓,進入了公司……目前,全鎮1400多養殖戶有680多戶已經成功轉型,綠色成了許多村民賴以轉型的最大財富。
瓦口洋的“綠”文章繼續做大。經中科院、中國環科院、中國農科院等專家現場勘查,并結合候鳥棲息地等特性,依托瓦口洋李侗故里文化資源,爐下鎮計劃將瓦口洋建設成文旅濕地公園,讓人文歷史與生態資源相得益彰。
“我們通過對河道清淤、加寬、改道,種植水生植物20余種,上游杜溪和吳丹溪合流處修建攔柵壩,修建截水分流壩四個。未來我們還將依托瓦口洋周邊竹林樹木開發環濕地騎行道、棧道、步行道等。這個濕地一直伸展到閩江口,有一千多畝。濕地公園建成后,可成為延平市民和周邊居民休閑養生好去處,進一步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對爐下鎮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也有積極的助推作用。”
“未來的瓦口洋將是延平新城陳坑瓦口組團的綠肺,成為延平新城的一張亮麗名片。”何宏說。
責任編輯:陳錦娜
- 砥礪奮進結碩果 信心滿滿譜新篇2017-10-13
- 數讀福建(砥礪奮進的五年) 2017-08-2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亮相2017-10-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